BBC:西方文明會以何種方式崩潰?

2017-05-22 16:10

? 人氣

羅馬

羅馬衰亡的最重要的教訓之一是複雜性要付出代價(BBC中文網)

不幸的是,有些專家認為這種艱難的決定超過了我們的政治水平和心理能力。BI挪威商學院(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氣候戰略榮譽教授、《2052年:預測全球未來四十年》(2052: A Global Forecast for the Next Forty Years)一書的作者喬爾根·蘭德斯(Jorgen Randers)表示:「本世紀世界不會著手解決氣候問題,僅僅是因為在短期內解決問題比不作為的成本更高。氣候問題會變得越來越糟,因為我們將無法履行我們在《巴黎協定》以及其他場合承諾的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我們都在一條船上,但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將首當其衝。事實上,一些國家已經做起了礦井中的金絲雀。它們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會最終會直面其他較富裕的國家。例如,敘利亞一度享有極高的生育率,這導致人口迅速增長。不過,敘利亞在二十世紀頭十年後期遭遇了嚴重的乾旱——人為的氣候變化很可能雪上加霜——同時還出現了地下水短缺的問題,導致農業減產。這場危機導致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失業,不滿並陷入絶望。許多人湧入城市中心,壓垮了有限的資源和服務能力。原先就存在的種族緊張局勢升級,成為暴力和衝突的溫牀。除此之外,管理也存在嚴重問題,包括在乾旱期間取消水資源補貼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使該國在2011年開始內戰,並走向奔潰。

敘利亞的情況——與歷史上許多其他的社會崩潰事件一樣——不僅僅是一個因素導致的,而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位於加拿大滑鐵盧的巴爾西利國際關係學院(Balsilli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全球系統主席、The Upside of Down一書的作者托馬斯·荷馬-迪克森(Thomas Homer-Dixon)說。他將這些綜合力量稱為構造壓力,因為它是悄悄積累,然後突然爆發,導致原本穩定社會的機制奔潰。

除了敘利亞的例子以外,另外有一個跡象表明我們正在進入危險區域,荷馬-迪克森說,專家們稱之為非線性事件的發生或世界秩序突然出現的變化,例如2008年的經濟危機,伊斯蘭國( ISIS),英國脫歐或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

廢墟

一些文明就這樣消失了——成為一段歷史,而且不會造成多大的轟動(BBC中文網)

過去也可以提示未來的發展方向。以羅馬帝國的興衰為例。到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人已經遍布地中海,疆域遠至海路最容易到達的地方。他們本應該就此止步。但因為一切進展太過順利,他們覺得自己有能力通過陸路開拓領土。海上運輸成本較低,但是陸路運輸既緩慢,又昂貴。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在過度擴張,耗盡財富。雖然羅馬帝國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保持穩定,但是在公元3世紀,過度擴張開始產生反作用,同時羅馬還受到內戰和入侵的影響。羅馬帝國試圖維持其核心領地,甚至當軍隊預算和通貨膨脹率攀升時,政府還讓銀幣貶值,以支撐其高昂的開支。雖然有些學者認為羅馬帝國的崩潰始於公元410年,當時西哥特人洗劫了帝國的首都,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多世紀以來的螺旋式衰落,這一戲劇性事件就不可能發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