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索契冬奧多災多難,不僅恐怖攻擊危機環伺,就連全球暖化也來參一腳。10日舉行超級混合式滑雪賽事時,氣溫「高」達攝氏16度,消融軟化的雪地不禁選手衝刺耗損,造成賽道刮痕累累。11日冬奧大會仍盼不到低溫,只好取消了女子下坡道滑雪練習時段。
溫暖的天氣,讓索契冬奧充滿違和感。大會甚至預期,13日的氣溫將突破攝氏17度。英國選手奧爾珂特(Chemmy Alcott)賽後表示,「我必須找個地方躲太陽,不然我就要曬黑了。」
濱臨黑海的索契位於北緯43度,氣候型態趨近亞熱帶,全年平均高溫達攝氏18.9度。即使俄羅斯已將高山滑雪移至數十公里外的山區,仍難以免除融雪現象。俄羅斯政府亦自知老天會不賞臉,已預先自儲備了71萬立方公尺的「庫藏雪」,並準備了500枝造雪槍以應急。但俄羅斯不會是最後一個苦主,未來的冬奧主辦國都可能要面對這個濕濘濘、鬆垮垮的融雪危機。
自從1924年首屆冬奧開辦以來,已有19個城市舉辦過這項運動盛會。然而根據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於今年1月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暖化情況若無改善,到了21世紀中葉這19個城市將無一能舉辦戶外雪地賽事;甚至到了21世紀末,全球將只有6個城市能夠舉辦冬奧。
據統計顯示,冬奧主辦城市的遴選也有「溫暖化」的傾向。2002年至2010年的冬奧舉辦城市的2月平均日高溫為攝氏7.8度,相對於1924年至1952年的平均統計數據攝氏0.4度要高出許多。早年的冬奧賽事大多在戶外舉辦,但近年來主辦國紛紛將賽事移往室內,或是動用造雪機來彌補環境限制。
唯恐冬季運動賽事消失,去年4月有75名冬奧奪牌選手聯合上書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美國以具體行動力抗氣候暖化。信中寫道,「我們正面臨一個新的冬季怪象,毫無疑問,全球的冬季都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