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此,連我自己都沒想到,現今不僅是東亞國家,而是幾乎所有富裕國家(荷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瑞士純屬例外)都採用所謂東亞模式的貿易與產業政策,以促進國家發展或追趕更先進的經濟體。從十八世紀初到十九世紀初,英國的關稅高居世界第一,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一直是世界上保護主義色彩最重的經濟體。最重要的是,東亞模式發展政策的經濟理論基礎,即所謂的「幼稚產業保護論」(infant industry argument),也正是由美國首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彌爾頓首創。
換句話說,許多人原本視為「例外」的政策(這些政策的支持者也抱持相同看法)轉而變得「普遍」,幾乎所有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施行過,像是十八世紀的英國與現今的中國。有了這項觀念的改變,才可能理解東亞經濟奇蹟是資本主義史上(極為成功)的另一插曲,而不是在特定歷史轉捩點侷限於單一地區的特例。這項改變也讓人更容易看清現今富裕國家的虛偽與雙重標準,明明自己實施相關政策來促進經濟繁榮,卻禁止開發中國家使用,這就是我在二○○二年出版的Kicking Away the Ladder一書中,所謂「踢開梯子」的自私現象。
然而,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並不僅限於貿易和產業政策。正如我在這本書中所指出,資本主義幾乎各個面向都存在迷思:舉凡市場(第1、16和22件事)、政府(第12、18、21和23件事)、企業和創業精神(第2、15和18件事)、生活水準(第3、7、10、11件事)、不平等(第3、13、14、15和20件事)等不勝枚舉。希望在讀完這本書後,讀者會了解許多原以為奠基於經濟學「科學」定律的資本主義教條,其實往往是子虛烏有。
這類資本主義相關迷思,不僅僅侷限我們正確分辨當代資本主義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抑制了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們誤以為現狀實屬必然。本書提出另類理論欲取代主流的自由市場經濟學,並且借鑑台灣、南韓等東亞國家面對相同問題找到不同解方的歷史經驗,說明了想要解決資本主義衍生的相同問題,無論是貧富差距擴大或金融危機不斷重演,其實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
我衷心盼望,本書有助台灣讀者用較不偏重意識形態、注重歷史事實的方式來理解資本主義,最好能認識其中不同類型,包括台灣特色的資本主義,從而讓史上數一數成功的資本主義模式持續進步下去。
作者/張夏準
本文摘自《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經濟公民必須知道的世界運作真相與因應之道》
責任編輯/任婉鵑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