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件文化界的誠品敦南店熄燈、聯合晚報停刊,觸動筆者內心深處的感傷,同樣站在文化藝術界,作者嘔心瀝血的寫一本書可能抵不上一位歌星的一場演唱會的收入!一篇深入的報導抵不上一客高級的牛排!
有感而發的莫名哀傷:
筆者因近日整理房子丟棄好幾台車的書籍、雜誌和CD、Tape(有電影、音樂、演講、教學示範等等)有感而發,內心正在不捨,自從我會賺錢後,從不吝於買書或花費在文化藝術上的開銷,固定每個月最少買2本書以上(不包括報紙與雜誌)以便充實知識領域,甚至先預付款訂一些內容很好的周刊月刊或雜誌,結果有兩次因業者經營失據而停刊,最後也不了了之,筆者也懶得追討餘款,當作是捐善款行好事,內心從不糾結或憤怒!
因居家室內空間有限,必須壯士斷腕『斷、捨、離』,如今看來如果當初把文化消費節省起來或許今天又可以多買一間房子,可是自我安慰著,文人或藝術創作者需要全體的支持,否則我們哪能看到好作品或好文章呢?所以轉念當作是一種扶持贊助或是播種善良種子,也許因為自己的付出而提升自己的精神領域及知識的獲得,讓自己的生活充實及得到快樂,或更重要的是,用書本得到的智慧也許解決了更多的困難問題,當場就釋懷,那就足以彌補金錢上的損失!
實體輸給虛擬:
誠品敦南店5月31日最後一夜,晚間在戶外廣場舉辦音樂活動,現場擠滿大批人潮。吹熄燈號,心中難免不捨,它是一間便利店書店,廿四小時運轉。多少人有共同美好的回憶,因為廿四小時運轉讓一些過客做短暫的停歇,瀏覽店中各類書籍,累了喝杯濃濃的咖啡,給異鄉遊客一個溫馨又難以忘懷的回憶。
誠品敦南店是全球第一間24小時營業書店:
誠品敦南店24小時不打烊,就連有強烈風雨的颱風夜,明知不會有生意,依舊開門營業。曾任誠品書店總店區總督導的潘晃宇表示,這是因為颱風夜會有許多街友來敦南店避風雨;創辦人吳清友認為,「閱讀是基本人權,書店是眾生平等的場所。」
因為有誠品書店台北才晉身成為一座風格城市: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曾說過:「在台北城市漫遊的風潮尚未興起前,一般遊客來到台北只會想到去故宮、台北一○一等奇觀式景點。不少台北人甚至都不覺得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什麼值得遊玩的地方,尤其是跟香港、東京等城市做比較,更是認為台北旅遊內容乏善可陳。那為何台北已經晉身成為一座風格城市(style city)?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有誠品書店。」
聯合晚報停刊讓一些股票族惆悵與不捨:
股票族在收盤後急著買聯合晚報來分析,實體敵不過虛擬的網路,聯合晚報宣布自2020年6月2日起停刊,創刊32年又三個多月的聯合晚報終於畫下句點。最後一天出刊的聯合晚報頭版是用創刊迄今1萬1783天的頭版縮圖製成。看到頭版整版《謝謝》斗大的字幕,內心一陣惆悵與不捨。
台灣整體社會缺乏閱讀習慣與學習風氣:
誠品敦南店熄燈及聯合晚報停刊,一位網友感慨的說:「台灣整體社會缺乏閱讀習慣與學習風氣,對於外部新知和國際時事等不感興趣、提不起勁,慢慢地、漸漸地,多數人受苦於精神上和物質上的貧困,而感到麻木、無奈、焦慮、煩悶,麻痺於低迷的態度,由此成為充滿各種無形的「慣性怠惰、負面制約、集體薰染」的生活基調。近十年來,台灣出版業經營慘淡、景況黯淡,正體現了台灣社會的低迷怠惰的負面沉淪。」
多情傷感的網友說:這些年來美好的人事物一個個離世,而今文化界的熄燈、停刊,代表著不只是一頁文化的消逝,也標誌了經濟動能的失落,因為那象徵「閱讀」、反映「學習」、意味「創新」、體現「創業」。這也說明了為何台灣20年來,「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淪為口號,至今始終無法整體實現。
*作者為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