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經歷故國在列強協議下被粗暴瓜分、占領,讓布里辛斯基認識到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一面,現實主義也成了他日後的外交信念。據此,他促成美國聯中制蘇並與台灣斷交。
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的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於5月26日過逝,享年89歲。提起布里辛斯基,台灣民眾對他印象較深的是,當年他是卡特政府積極推動與中國建交的代表人物。
爭取教職輸給季辛吉
1928年出生在波蘭華沙,父親是個外交官。在1930年代末,父親赴加拿大就任蒙特婁總領事帶著他前往。隨後納粹德國與蘇聯協議瓜分波蘭,到了二戰末期的雅爾達密約,又讓波蘭東部被蘇聯占領,之後布里辛斯基一家就定居加拿大。
少年時代經歷故國在列強協議下被粗暴瓜分、占領,讓他認識到國際政治現實主義的一面,而這種現實主義觀點也成了他日後縱橫國際外交場域的信念。
他在加拿大馬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拿到學士、碩士,之後到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專長是俄國政治,而他日後也以俄國專家身分進入政府部門工作。
布里辛斯基拿到學位後一度在哈佛任教,但1959年爭取終身聘的副教授職缺時失利,於是離開哈佛轉往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任教。有意思的是,拿到哈佛這個職缺的人正是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擔任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國安顧問、國務卿季辛吉,以及布里辛斯基,正是1970年代主導美國外交、甚至全球戰略大棋局的兩位外交教父。一個是共和黨,一個是民主黨,兩人也接力完成了美中關係正常化。
1966年布里辛斯基進入國務院擔任政策規畫幕僚,但兩年後因反對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擴大軍事介入中南半島而辭職。不過,充滿權力欲的布里辛斯基繼續在華府遊走,並擔任副總統韓福瑞(Hubert Humphrey)的外交顧問。
國家安全顧問與國務卿的矛盾
1973年富豪洛克斐勒(David Rockefeller)成立「三邊委員會」(The Trilateral Commission),這是個結合歐、美、日三方政、商、學菁英的對話機制,盼藉此對話軌道凝聚政策共識。布里辛斯基擔任首任執行長,也在七四年邀請於政壇冒出頭角的喬治亞州州長卡特參加會議,兩人從此結緣。卡特在1976年參選總統,布里辛斯基也成了他的競選幕僚。卡特當選後,晉升國家安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