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一觀點:比特幣會是個大泡沫嗎?

2017-06-08 06:50

? 人氣

有個聰明的日本人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10月間,發表一套加密的電子帳簿(Electronic ledger)技術,這是一本號稱每個人都可經由電腦公開核對、按時間序列封存、絕不會重復、也不可能更改、且可由多方共同持有的電子記帳技術。當網路上發生任何一筆交易時,在經過多方驗證或確認的程序後,便可在這本電子帳簿裡依時間序列封存,這筆會計學上稱為Entry的記錄,在IT世界裡被改稱為Block(中文已普遍譯成:區塊。);而這套Nakamoto君以Block組成的電子記帳技術,就被稱為Blockchain(區塊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套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電腦公開查證的電子記帳技術被肯定後,Nakamoto君便公布些遊戲規則(White paper),然後邀集些網路朋友於2009年1月3日18:15:05 GMT啟用加密的電子貨幣--比特幣,並供其他人公開認購使用。這是全球首創的電子錢幣,同時也是現代社會裡,首度出現沒有任何政府背書的貨幣。比特幣對小額、跨境的電子交易而言,確實具備了快速、實用和便利性;故隨著網路的發達和普及,吸引了許多電子商務人士的加入,致逐漸在網購世界裡流通起來。然而隨著交易日漸頻繁後,電子確認和記帳的速度便逐漸拉長至不太方便的程度,因而又創造了其他電子錢幣(Alt-coins)加入的誘因。

從《比特幣們》實際的流通情況去看,先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間有很大的不同。在先進國家可能因為既有的金融法規健全、信用評核的制度也已存在許久,加上實體零售業原本就比較發達,所以網購崛起的速度遠較中國等國家緩慢;而且縱使是在網上交易,電子貨幣也只是先進國家消費者諸多選項之一,因此實際流通的數量有限。但有許多習慣金融炒作的美國人和英國人,卻轉而將其當作投機炒作的標的;若由進出炒作的金額去看,美英2國《比特幣們》的交易金額則十分驚人,而這1-2年來,日本人也逐漸愛上這場金錢遊戲。

電子錢幣成為玩家炒作的標的後,幣值變動起伏很大,可說是性喜高風險炒作者的最愛;但是想將大量的比特幣變現的難度頗高,所以賺進大量的電子錢幣後,便有人將這些虛擬的資產拿去坐莊,再發行各式各樣的Alt-coins供手中握有電子錢幣又無處去的人,可以認購炒作這些新錢幣,同時拉抬原有錢幣的需求。這群在全球市場興風作浪的科技莊家,不乏運用所學設計出各種不同的金錢遊戲,例如有些人利用人工智慧(AI)去按時、自動地執行雙方約定的買賣或存取的行為,這種讓電腦自動執行的契約,就被冠上Smart contract的時髦稱謂。總之,先進國家的投機客擅長炒作、製造話題、引領風騷,可說是電子貨幣的創造者或供給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