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大學傳播學副教授管中祥下午在中研院,以「台灣獨立媒體發展的歷史契機與困境」為題發表演說。對於今年以來蘋果日報宣布與五家獨立媒體合作,管中祥說,這凸顯出蘋果日報內部的深沉焦慮,「旺中事件、壹傳媒銷售案以及網路新聞崛起,造成蘋果日報日銷售份量驟跌10餘萬份,在面臨銷售量驟跌但網路新聞仍不熟悉的情況下,開始自亂陣腳,現在也希望透過獨立媒體的報導來為他們開拓不同族群的讀者。」
蘋果日報今年1月中旬宣布,與國內「上下游新聞市集」、「新頭殼」、「苦勞網」、「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以及「環境資訊中心」等五家獨立媒體合作,提供即時新聞平台,讓這五家媒體報導的新聞摘要以及評論可以出現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上,引起市場高度矚目;今年2月,蘋果日報再度宣布與「今周刊」、「新新聞」等六大周刊合作,以擴大蘋果日報即時新聞的內容。
對於蘋果日報與獨立媒體的合作現象,管中祥以自己創立的「公庫」為例指出,站在獨立媒體的立場,會覺得與合作短期沒有壞處,甚至希望可以透過蘋果日報的即時新聞平台來接觸不同的讀者,「雖然在蘋果即時看到我們報導的讀者,大概只有1/10會進一步點進公庫的網站來看,不過也算讓這個議題被看到。而長期來說,我會擔心獨立媒體的報導會不會因為討好蘋果的讀者而改變寫作風格,甚至進一步改變報導取向,這要再觀察,慶幸的是我現在是已發現這情況。」
在平面市場位居龍頭的蘋果日報又為何要跟獨立媒體合作?對此,管中祥表示,從旺中事件到壹傳媒交易案,蘋果日報的獨立性遭到讀者質疑,而報導內容也自我限縮變得保守,有些事情該罵但不敢罵因為不知道後面老闆是誰,再加上網路新聞崛起,多項因素造成銷售量大跌10萬至20萬份,現在只剩下35萬多份,「所以,現在蘋果日報內部很焦慮,有點自亂陣腳。」
管中祥近一步指出,僅從蘋果日報很多主管臉書開始轉貼新媒體經營網路新聞的內容就可看出內部的焦慮,「蘋果會跟十一家媒體合作,也是會希望帶來更多元的新聞以接觸更多不同的讀者」。至於台灣獨立媒體發展的困境為何,管中祥笑著拿著「公庫」所出版的書籍「公民不冷血」說:「經費,永遠都是經費。公庫快沒錢了,大家快來買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