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說的『吃人勞動市場』是一個概念性的形容,但對我們來說卻是現實,我們看到它怎麼『吃人』、『吃』了什麼地方,血淋淋看到現實坐落在人身上是什麼感覺……」
一個活生生的人是怎麼被「吃」的?在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服務13年的陳秀蓮在移工身上見過太多──在陳秀蓮看來,被稱為「3K產業」(骯髒、危險、辛苦產業)的傳統製造業幾乎沒有改變過,從前是由原住民、中年工人撐起這塊最辛苦、職業災害率最高的環境,後來產業快撐不下去了、廠方吶喊「不給外勞就外移」,於是台灣1989年開始引進第一批移工,「把本地弱勢勞工淘汰掉,用更低廉的外勞取而代之。」
原先就是3K的產業,怎可能換一批勞工就前途燦爛?唯一的改變是由年輕、體力充沛的外籍工人代替台灣人成為職災率最高的一群。就如同美國經典電影《絕命終結站》所演示的,名為「職災」的隱形凶手埋伏於工廠之中,設定好傷亡原因、傷亡型態,隨時挑個人填入。
勞檢違規工廠年年減少,移工變得更安全了嗎?
據勞動部統計,在勞檢中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的工廠件數,已從2005年的1萬5041件一路降低至2018年的9624件,處分率也從飆破1成收斂至7.91%,接受職業安全訓練人數更是年年上升,2018年已有20萬3144名勞工接受訓練。在此同時,領有勞保的職災千人率亦有明顯改善,本國籍勞工職災千人率從2009年的4.292降低到2019年的2.496,外籍勞工則從6.671降到2.924。
勞動部看似圓滿完成「減災」任務,但若細究「失能」、「死亡」人數,台灣勞工與外籍勞工的差異就出現了──同樣是做工的人,命運有天壤之別,10年來的數據顯示,外籍勞工無論失能、死亡千人率,一直遠高於台灣勞工。
再從請領勞保職災給付的人次來看,外籍勞工申請者年年破千人,光2019年有1502人,其中每年失能、死亡者合計約莫300人,2019年合計有270人,平均每天都有1名外籍勞工發生失能、死亡職災──這不只是「一年有300個移工因為職災失能或死掉了」這樣抽象的形容,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被機器切斷手、被機器絞斷頭這種血淋淋的事件,一年就發生了快300次。
對勞工權益再怎麼鈍感的一般民眾,似乎都不會否認「移工在工廠上班很辛苦、很危險」這樣的字句──細看數據,這一切也確實不是大量社會新聞製造出來的幻覺。
申請勞保職災給付的移工當中,來自製造業的勞工幾乎每年都高達8成以上,若以國籍來區分,發生職災的移工不意外地以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佔前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