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技介入 重塑金融信任系統
隨著數位科技在金融場景中愈來愈普遍應用,業內愈來愈大量使用客戶個人資料與創新科技,但人們卻又開始擔心既有機制未能立即延伸至新興金融服務上,甚至成為風險破口,而使得法令遵循的要求成為金融業者必須承擔的責任,因此監理科技(RegTech)與資安的議題也重新被重視。台灣主管機關正鼓勵業者把監理制度導入科技技術,以自動化管理各企業是否合規進行管理,並監測業者營運活動是否符合法規遵循。這突顯出企業需要重新發展一個運用數據的治理框架,既要和現實世界的業務場景結合,也需要更大的包容性與數位應用彈性,以科技來重塑社會信任。
過去金融業既有的營運管理思維將被大幅顛覆
三、機會回流 推動財管優化升級
美中貿易摩擦驅使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在短鏈化與多鏈化的秩序重整中,反而創造台灣產業經濟再一次轉型提升的契機。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與中國信託銀行的《2020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過去台灣高資產族群有高達73%在境外配置資產,大部份以保險(60%)和儲蓄(51%)為主,若金融機構能趁勢升級,提供更多元的商品選擇、客製化體驗、彈性化收費機制,以及更直覺簡單的數位化服務,將有機會爭取到更多商機,甚至發展台灣為亞太財富管理中心。
四、低利高波動 挑戰行業既有模式
後疫情時代的低利率將持續更久,過去行業內既有的營運管理思維將被大幅顛覆。就銀行業而言,即是要從封閉走向開放,而壽險業則需放下成長包袱,轉而強化財務體質與優化資產信用品質,才能在2026年順利接軌17號公報;而證券與投信業者直面波濤洶湧的金融市場,投資管理與風險管理技術也須升級,重新校準目標、穩中求進將是該行業的必修課。
吳偉臺表示,2020上半年集結了所有恐懼的總和,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各產業結構也正因此進行汰弱留強,成長主軸也將調整,投資與決策都必須更為專注。現正為產業典範轉移最劇烈之時,關鍵時刻勢必要有關鍵作為,儘管內外挑戰艱鉅,金融企業領袖仍必須提高警覺,與趨勢保持亦步亦趨,穩健布局,靜待不確定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