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就讓人覺得你膚淺?不讀書沒關係,看電視也能長「知性」

2020-07-12 13:28

? 人氣

這裡我要說的重點是,知性是被萬人開啟的。很遺憾的,敏銳度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難以靠努力改變的。比方說,音痴的人對音樂不具敏銳度,這麼一來,也許很難透過唱歌、演奏,從音樂中獲得很大的喜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然而,語言是由多數人開展出來的,不太需要敏銳度。任何人都能增進自己的知識,在深入探究中成為有知識的人。而且,任何人都擁有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長年指導小學生,所以知道,基本上沒有小學生是討厭看書的。大家都說「還想要看、還想要看」。我感覺所有人都擁有很自然的求知欲。

舉個例子,很受小學生歡迎的書中,有一本日本暢銷作家宗天理的小說《我們的七日戰爭》。這是一本內容充實,故事發展也很有深意,很有趣的書。書中還刻畫了戰爭和學生運動。故事的大意是在講述一群受到管理主義教育壓制的孩子,利用媒體對大人提出自己的意見、主張。感覺並不是三兩下可以輕易閱讀的書,而且有些相當艱澀的部分,但小學生們都在看。「我們的」系列叢書竟然累計發行超過一千七百萬冊,好驚人。 意思就是有這麼多的小孩都在閱讀。

小學生既有閱讀能力,也想要閱讀。一年讀將近一百本書的孩子多得是。照這樣來看,語言方面的認知能力理應不斷地提高,卻沒想到多數人愈來愈不讀書,升上大學後一個月竟然讀不到一本書。感覺似乎隨著成長而漸漸遺忘了讀書的樂趣。

讀書的樂趣在於,細細品味那本書中的世界。

作者/齋藤孝

本文摘自《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雖然知識、資訊唾手可得,但只有「閱讀一本書」的過程,才能鍛鍊思考力、人格與素養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雖然知識、資訊唾手可得,但只有「閱讀一本書」的過程,才能鍛鍊思考力、人格與素養。(圖:采實文化)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雖然知識、資訊唾手可得,但只有「閱讀一本書」的過程,才能鍛鍊思考力、人格與素養》(圖:采實文化)

責任編輯/任婉鵑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