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邦誼有107年的巴拿馬與台灣斷交,我國外交部表示不滿與憤慨,並終止所有外交關係與援助,這樣的官方回應當然是必要的SOP。但是憤怒歸憤怒,我們必須體認的事實則是,台巴斷交只是國與國的關係是建立在利益交換的再一次寫照。看來巴拿馬想從中國拿到的利益不少,這可能台灣給不起,但也可能不必跟著起舞。我們或許也可以從現實主義的利益角度思考,斷交已成事實,然而到底斷交後,是不是以後與巴拿馬從此就真的田無溝水無流?這樣符合台灣的利益嗎?
任何的外交政策都必須以利益做為思考,國與國之間互動要追求的目標不外乎外交、經貿、軍事,甚至保護本國企業、僑民的利益。當然以往與台灣斷交的第三世界國家,對台灣而言,維繫邦交主要目的只有外交利益,凸顯台灣做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其他面向的利益幾微,所以若斷交,台灣將原先兩國的關係切得一乾二淨,斷了就斷了,倒也無可厚非。但對於像巴拿馬這類的國家,在區域及國際航運上都有其影響力及重要性,且台商僑民在當地也有一定基礎。對台灣而言,斷交確實是屈辱,但能否在思考日後的利益的基礎上,能有繼續在巴拿馬派駐人員,甚至設類似代表處的可能?
正式邦交對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言,當然重要。但追求實際利益,也應該是必要的負責任的表現。否則,台灣為何要在海外設置無邦交的代表處,這些代表處所在的國家,有哪幾個不是先後與兩岸有外交關係?設置代表處所要的不就是繼續爭取維繫實質的利益嗎?這些都要縝密冷靜的評估,甚至要與巴拿馬據理據法去談。而中國挑上巴拿馬,而不挑其他邦交國,也是要讓台灣真的痛,但從危機中找轉機,從外交應變及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在撤館降旗,同仇敵慨之際,可能更要冷靜的想想看,日後的路該要怎麼走。
*作者為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國際事務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