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銀行向美國消費者發放的貸款大幅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不再能夠分辨哪些人值得信賴。
數百萬計的美國人失業,需要延期還貸。但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延遲還款的行為既沒有體現在信用評分中,也沒有統一記錄在借款人的信用報告中。
這種混亂局面源於政府新冠刺激計劃中的一項規定,貸款機構如果允許借款人延期償還債務,在向徵信公司報告的時候不能將其定性為拖欠。徵信機構環聯(TransUnion)的數據顯示,從3月1日到5月底,美國延期還款的帳戶有1億多個,這暗示美國人廣泛存在財務困境。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這個信貸盲點令貸款機構的前景進一步蒙上陰影。多年來,強勁的消費支出和借貸幫助這些機構實現了創紀錄的利潤。如今混亂的經濟形勢下,他們試圖釐清美國在經濟繁榮時期累積的那些債務會出現什麼狀況。
由於難以分辨哪些貸款申請者存在信用風險,貸款機構正在減少批准信用卡、汽車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他們還在找尋新的數據組,希望藉此了解哪些消費者陷入財務困境,銀行需要多少撥備才能抵禦不良貸款的規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聯準會)上周表示,若經濟長期低迷,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可能會承受高達7000億美元(約台幣20.5兆元)的貸款損失。
「若沒有準確的資訊,銀行唯一的選擇就是收緊信貸,」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 PLC)北美銀行業務主管阿博特(Michael Abbott)表示,「銀行不知道誰會還錢,誰會拖欠,這就跟閉著眼一頭扎進了信貸風暴一樣。」
今年3月,第一波疫情導致裁員開始時,銀行就收緊了貸款審查標準。截至4月初,參與聯準會高級貸款官員調查的銀行中有33%表示,過去三個月裡,他們提高了信用卡最低信用評分要求,在1月份這個比例為14% 。受訪銀行還上調了該調查追蹤的各類消費貸款標準。
信貸收緊和消費需求下滑的雙重作用下,美國貸款發放量下降。Equifax Inc.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的一星期發放了約7.9萬筆個人貸款,在截至3月22日的一周內,這個數據為22.6萬筆。同期汽車貸款和融資租賃發放量從39萬筆降至26.6萬筆。通用信用卡發卡量從85.6萬張下降至48.3萬張。2019年,每周的信用卡發卡量很少低於120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