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與王子一同探視災民
但就在這時,英國人想不到,伊莉莎白二世這位高齡90歲的老祖母卻出現了,她在6月16日與孫子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一同前往探視災民。女王與王子到了暫時安置災民的地方,與災民、志工交談,並檢視了各界捐助的救災物資,她也讚許了消防人員的英勇與各界的慷慨捐輸。老祖母級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一出面,災民們的心情就好多了,民憤也因而得到紓解。英國有了這位老祖母女王,她雖然不是實質的國家領導人,而是虛君,但卻發揮了國家道德象徵的更大作用。倫敦大火與她毫無關係,她不到現場也沒有人會責怪,但她卻帶著孫子威廉王子去災區現場跑了一圈,表達了皇家對災民的關切。女王一個人所做的事,就已超過英國首相與倫敦市長。英國這位老祖母女王真的很不一樣。
前述的英國作家威爾遜在《女王論》裡指出,近代的王室自從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以來,就在摸索最適當角色。維多利亞女王不管現實事務,但卻透過影響力將英國帶向福利國家;到如今伊莉莎白二世的現實權力更被稀釋,但她更努力地成為國家國格的象徵。
就以歐洲國家的反難民潮來說,英國女王早在15年的耶誕演說裡,就以《聖經》新約.約翰福音的精神,勉勵英國人要有博愛的精神。正因女王的感召,英國的反難民言論遂受到抑制。維多利亞女王自勉要成為英國人——窮人與富人的王,所以她講究平等、博愛,她的這個精神也被伊莉莎白二世繼承。倫敦大火受害的都是窮人,她特別關心,女王到場慰問災民,帶著威廉王子,就是要宣示皇家對災民的同情。英國女王對災民是有感情的。
如今台灣可有「女王」?
因此,一個國家必須有人扮演感情凝合劑的角色,哪裡有災民,他就應在哪裡。因為女王表達了關心,官使們遂不好意思不去關心。
由英國女王的表現,我就想到了台灣。台灣是個多意外的地方,火災或水災經常使人受害,如果我們的統治者對人民的受害能有感同身受的感情,一定會風塵僕僕到各個災區走訪慰問受害的人群。如果統治者關心,各地的官使們就自然不好意思沒有做好防災事宜。就以最近大雨成災、菜價大漲,人們痛苦不堪,但各個災民可曾看到重量級人物前去表達關切?
*作者為社會觀察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581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