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秋天,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台灣最重要的盟邦美國也開始推動與北京的關係正常化,國家面臨重大危機,讓當時已取代年邁父親蔣介石逐步接掌國政的蔣經國,決心開啟台灣政治「本土化」工程,藉由栽培與吸收更多本省籍菁英進入黨政體制之內,配合政府推動政治革新與經濟建設等策略,以維繫國民黨在台威權統治正當性,此一政治工程讓蔣經國開始注意到李登輝並栽培之,結下彼此之間往後近二十年的深厚緣分。
在「革新保台」思維下,1972年春天蔣經國奉命組閣後,大幅改組人事,史無前例任命六位台籍人士入閣,其中也包括擔任政務委員的李登輝。當時美政府高層對於被小蔣延攬入閣的李登輝,感到一陣好奇;對於這位年僅四十九歲、擁有康乃爾大學農經博士學歷,然而入閣之前最高經歷僅為行政院農復會「組長」的年輕技術官僚,華府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眾官員遍尋內部所有卷宗,竟然找不到與他相關的任何資料,後來得知當時在國務院語言中心任職、一位中文名叫「柯逸山」(Paul E. Kovenock) 的中階官員,於1966年以訪問學者身分前往台灣進行兩年訪學時,曾與李登輝有所接觸,因而趕緊透過柯的個人回憶,來理解這位台籍政壇新秀。
柯逸山稱,李登輝在過去一段時間裡,與本省籍年輕一輩「激進份子」從過甚密,1968年這批台籍人士在張俊宏、張育宏兄弟領導下創立《大學雜誌》刊物,此後李登輝常在該刊物上發表文章,參加雜誌社舉辦的讀書會,批評政府農業政策失當,柯憶及他在台北與《大學雜誌》的編輯群交往時,深刻感受到這群台籍知識份子皆把李視為英雄。當時李甫自康乃爾學成歸國,然在農復會依然未獲重用,僅擔任資深技正,直到兩年後才被提拔為組長。李無法在專業領域大展長才的挫折與苦悶,也被許多台籍人士視為國民黨忽視栽培本土菁英的一個例證。柯逸山觀察李登輝本人似乎非常樂意扮演一個中介者角色,讓台籍菁英透過他來影響國民黨,也讓國民黨透過他來承認其農業政策的錯誤,在柯看來,李似乎有一種異乎常人的本事,能同時滿足本省人與外省集團彼此的政治需求,讓那些向來對國民黨持批判態度的台籍菁英,逐漸被吸納至黨國體制之內。美中央情報局與國防部所屬情報部門隨後也分別提出分析報告,稱蔣經國延攬李登輝入閣的主要目的,在於欲透過李來與台籍反對派勢力進行對話,特別是當時強烈鼓吹台灣民主化與政治革新的自由派知識群體。
世人未曾知悉的是,1972年春,當蔣經國反覆思考組閣名單時,「李登輝」三個字最初根本不在其中,此刻他準備任命的七位行政院政務委員其實是葉公超、連震東、俞國華、李連春、高玉樹、崔垂言與林永樑,直到新內閣名單於6月1日正式對外宣佈的前一天晚上,小蔣的日記裡才首次記載「李登輝擔任政務委員」,這其中轉折為何,有待進一步發掘。以「後見之明」而言,李入閣的主要任務,應是協助行政院革新農業政策,至於美方人士稱,李擔負襄贊小蔣推動政府與本省社團之間的溝通任務,似非其首要職責。然無可諱言,自1949年起台灣經歷二十餘年威權統治之後,蔣經國願意啟用一位早年出身台灣共產黨、曾與「黨外」菁英從過甚密的年輕技術官僚出任要職,無疑在向廣大本省籍百姓釋出善意訊息,同時頗有對海內外各方傳達國民黨願意強化台灣人參政、分享權力之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