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庭專文:蔣經國、李登輝與台灣政治「本土化」二三事

2020-07-31 06:50

? 人氣

隨著台灣內部挑戰國民黨法統的民主化呼聲日益高漲,蔣經國要以「革新保台」的開明形象取得民心支持,又要設法安撫黨內頑固保守勢力的不安情緒,可謂費盡心思,整個1970年代,小蔣就在「開明」與「保守」兩條路線之間平衡與擺盪,小心翼翼地摸著石頭過河。蔣經國開啟「本土化」工程之餘,對於「黨外」人士欲爭取更多民主實踐、謀求打破國民黨一黨獨大的諸多政治衝撞行為,顯然無法苟同;1977年底,台灣舉行地方選舉,投票之前,蔣目睹本為國民黨員的許信良,違紀脫黨參選,不禁對於伴隨「民主化」而共生的選舉制度提出尖銳批評,他在日記裡寫道:「各種選舉美其名曰民主,或謂為民服務,而事實上則為名利而爭也,並且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政治上最卑鄙和惡劣的方法,可以在各項選舉活動中看得最清楚。可悲!可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200730-李登輝(左)陪同蔣經國巡視外島 (1979年4月)。(作者提供,圖片來源: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
1979年4月,李登輝(左)陪同蔣經國巡視外島。(作者提供,圖片來源為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

蔣經國以個人成長背景與從政經歷,顯然無從理解為何「政治革新」的目標,非得要透過「選舉」運作才能達到,他在日記裡自問:「難道只有選舉才算是民主政治?在安定而清明的社會中,或許選舉可以反映一般民意,但在今天重利為先的社會中,選舉反而成了勞民傷財之舉,但是又不得不辦。」或許其心目中的理想政治體制,應是一種父權式、漸進式的開明專制,由國民黨繼續掌舵,以一批最優秀最專業的技術官僚人才,帶領著台灣衝破各種困難與挑戰,往前邁進,同時吸納更多本土菁英於「體制內」來貢獻長才,強化政府的正當性與代表性,而非僅是一味地仿效西方多黨競爭式民主政體。

1978年底美、中宣佈建交之後,國民黨的正當性又一次遭受重創。台灣在外交上益加孤立無援,執政國民黨為了維繫政權與社會穩定,在政策路線上無可避免走向保守緊縮,這就讓此後台灣內部局面出現晦暗不明之態,諸多政治事件如美麗島事件、林義雄滅門血案、陳文成命案乃至江南命案,皆是在此種政治氛圍趨向緊縮與肅殺的情況下發生。然事實上,國民黨的「本土化」政策並未因台、美邦交生變而動搖,蔣經國努力延攬更多優秀台籍人才進入政府的決心也未改變;1979年5月8日,蔣透過時任台北市長的李登輝,特意在李的故鄉淡水三芝安排一場午宴,邀請一批他希望提攜的台籍菁英聚餐,聯絡感情,除了李本人日後被提拔為副總統之外,當天另外兩位受邀者梁國樹與施啟揚,也於1990年代分別出任中央銀行總裁與司法院長。

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為黨外人士,包括施明德、林義雄、黃信介、許信良、呂秀蓮、陳菊、張俊宏、姚嘉文爭取民主和自由,卻涉嫌叛亂罪遭起訴,最後由李登輝總統就職後特赦。(取自維基百科).jpg
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為在政治氛圍趨向緊縮與肅殺的情況下發生,當時黨外人士,包括施明德、林義雄、黃信介、許信良、呂秀蓮、陳菊、張俊宏、姚嘉文爭取民主和自由,卻涉嫌叛亂罪遭起訴,最後由李登輝總統就職後特赦。(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至今仍有不少人對於蔣經國晚年為何選擇李登輝擔任副手,感到好奇,由於他從1980年起即不再寫日記,吾人無法從敝人服務的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所公開的日記內容,得知1984年春天他思索副總統人選時的內心想法為何。儘管如此,從現今所能取得之線索當中,仍可設法對蔣經國的「接班人」爭議,進行一番探討。無庸置疑,蔣對李登輝是具有好感的;1972年6月2日,行政院新內閣上任第二天,他在辦公室召見李登輝後,寫道兩人「談得很投己,為一優秀之科學人才」,雖僅是日記裡的一小段記載,卻已見他對李的賞識。1976年春天,台灣與南非共和國的外交關係有所突破,雙方決定互設大使館,蔣經國對此極為重視,打算派李登輝去擔任首任大使,替台灣拓展外交,然最後因外交部態度有所保留而作罷。1978年春,蔣經國被國民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之後,他開始思考副手人選與內閣人事案,此時不少黨國大老欲爭取副總統職位,令小蔣深感困擾,他最後選擇以台灣省主席謝東閔擔任副手,成為首位台籍人士出任副總統一職。蔣自認提名謝東閔乃「完全為黨國計,為公而無絲毫私心」,然而此一人選決定卻遭美國方面與部分國內人士的批評。儘管出現雜音,在推動本土化的時空背景下,謝的出線顯然是蔣平衡省籍考量下的產物,此例一開,未來只要外省籍人士繼續任總統,則副手由本省籍出任,即成為慣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