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高市長補選,贏家呢?

2020-08-21 06:10

? 人氣

高雄市長補選落幕,由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見圖)以67萬票當選。(資料照,黃信維攝)

高雄市長補選落幕,由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見圖)以67萬票當選。(資料照,黃信維攝)

因為政治飽受折騰的高雄市民,終於在八月十五日得到解脫。選舉造業與承擔者,終歸全體市民。此次市長補選,各方解讀不一,有論者認為陳其邁得票率史上最高,是大贏家;亦有認為李眉蓁敗選是非戰之罪;也有對於吳益政鑽研市政不受待見的結果抱持同情。總的來說,不脫是各方支持者片面解讀、各取所需的說法。真正的斷論,或可由罷免當日身故的前議長許崑源生前最後一言作出:「這一次,誰會是贏家?」,原來高雄是全盤皆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勝敗因果解剖,陳其邁的贏,最晚是從罷免成功當日就已確定。既然毫無懸念,從得票數與得票率去作政治文章,就顯得意義狹隘,政治術語中「贏一票也是贏」就說明了一切。值得陳其邁警惕的是,得票率超過七成,大抵是建立在多數可能投藍營的選民與中間選民,最後做出不投票的決定。如將韓國瑜說過的「130萬選民支持我不出來投票」反面解讀,上述選民其實是連吳都不想投,更加不想投綠。此也反映出三位候選人的政治魅力普遍平庸的事實,導致願意跨黨派投票現象,似乎不在這場選舉產生。

20200815-高雄市長補選15日登場,不少民眾一早就排隊投票。(黃信維攝)
作者指出,這場選舉並未發生選民跨黨派投票的現象,顯示3位候選人的政治魅力普遍平庸。圖為高雄市長補選當日,民眾排隊投票。(資料照,黃信維攝)

李眉蓁的輸,是連藍營多數政治人物,都在選後不諱言的一一吐實「穩輸」。因此這場補選對於國民黨真實核心問題是「怎麼輸才漂亮?」、「讓誰輸才好?」。以結果論,國民黨的決策層峰,顯然不懂高雄,也不懂藍營支持者的想法。決策圈或許認為「年輕」、「女性」、「奇兵」等特質,能夠與陳做出絕對的市場區隔。卻嚴重忽略藍軍支持者多數有「穩重」、「閱歷」、「士人節氣」的人選偏好,決策圈卻是嚴重自我感覺良好,「媚俗性」的人選考量,結果證明失敗後卻無人真正做出負責,豈不讓支持者痛心?

吳益政的低得票率,最是令人意外。傳統上,只要藍軍人選分裂,若國民黨人選不佳或大環境不利,多數選民會有轉投泛藍人選的行為模式,宋楚瑜是最佳範例。然而此次吳的低得票率,個人因素或可歸咎於個人特質魅力不足,深層原因仍應朝傳統藍營支持者銳減、選擇不投,導致吳的「讀書人」形象無法獲得基本的一成左右得票,此點是國民黨的隱憂。對於民眾黨而言,柯文哲風潮不再,民眾黨還能走多遠?貧弱不振的國民黨與發展遲緩的民眾黨,能為政黨政治避免獨大化盡多少力?兩黨均須從吳的低得票率尋求解方。

20200802-民眾黨2日舉行黨員大會,高雄市長參選人吳益政出席。(盧逸峰攝)
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見圖)最終得到3萬多票,得票率僅4.06%,除了選舉保證金200萬元遭沒收外,也無法領取選舉補貼款。(資料照,盧逸峰攝)

補選投票率普遍不高是事實,但陳的得票數與得票率說明了截至目前為止,陳僅得到傳統綠營支持者的基本支持。面對兩年多後的市長選舉,面對高雄藍弱白小格局,陳仍然必須有「全民市長」的格局與做法,才能不愧於政治良知與多數選票支持。如果仍依憑綠營基本盤與欺壓在野勢弱,選擇當個「小綠市長」。未免勝之不武外,也枉費十五年來的苦心。

*作者為自由作家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沈迺訓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