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親美不是罪過

2020-08-25 06:10

? 人氣

對台灣早期來說,接受「美援」為上一代人的共同記憶。民國51年9月26日,美援公署長柏森士及副署長尹仲容。(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錄號:KH2002.015.308)

對台灣早期來說,接受「美援」為上一代人的共同記憶。民國51年9月26日,美援公署長柏森士及副署長尹仲容。(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錄號:KH2002.015.308)

台灣,至今依然受到中共當局的威脅,數十年來全台百姓、政府及軍方努力不懈看守家園,我們不但在國際場合中遭到北京嚴厲打壓,中共近年更透過軍事手段威脅台灣,所幸美國至今仍為我們的盟友,美國挺台的力道並未隨著中共崛起而有所退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冷戰時期的台美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緊接著50年代爆發韓戰,當時中共解放軍更有渡海攻台的野心,美國為捍衛西太平洋的安全,特別以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至此台灣不但與美國緊密的綁在一塊兒,親美更成為當時兩蔣政府的核心主軸。

冷戰時期,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但確保美軍長駐台灣,台美之間更時常舉行聯合軍演,對於當時的台灣而言,軍事、外交皆以親美為優先,經濟與社會更是與美國緊密的靠在一起,雖然後來因國際局勢生變,美國改變對台政策,但台美之間檯面下仍持續的交流,雙方的軍事合作更無停歇。

2017-03-27-外交部長葉公超(左)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右)在臺北交換批准之文件,並宣布《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  (取自國家檔案資料庫)
外交部長葉公超(左)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右)在臺北交換批准之文件,並宣布《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 (資料照,取自國家檔案資料庫)

1995、6年台灣舉行第一次民選總統,當時不但遭到中共當局的恐嚇威脅,北京更下令解放軍對台發射導彈,這次的飛彈危機不但沒有粉碎台灣爭取民選總統的契機,美軍更派遣兩艘航母協防台灣,不但印證台美友好外,美方依然是我國的最大後盾。

後冷戰時期至今

從2000年至今,美國歷經小布希政府、歐巴馬政府到川普政府,五任政府中,台美關係仍舊未變,美國不斷加大挺台力道,台灣旅行法、台北法的通過更代表美國將台灣列為準盟友的關係,具體表現在軍購、國際場合、外交等,美國所有的挺台動作,不但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更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

歷史、價值觀影響台灣親美態度

本文認為,無論基於歷史因素,或是因自由、民主等價值因素,皆是影響筆者與全台多數民眾親美的重要原因。親美不但是符合世界潮流,更與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完全相符合,試想:若美軍當時沒有協防台灣,台不但早已被中共併吞,更沒有後來的自由民主可言,換言之美國為「台灣安全之父」,更是台美關係能夠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

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出發,好萊塢、美式文化、(英文)流行歌曲早已和台灣緊密結合,台灣不但是打從心底接受美式的軟實力,對比中共的殘酷暴政,台灣人對於西方/美式文化的接受程度遠高於中共的意識形態,換言之縱然中共當局一再透過「民族主義」操作兩岸皆為一家人,但實際上台灣與中共早已是兩個不同的國家與政體,彼此社會內部的結構差異更是相差甚大。

1950 年代美國曾捐贈大批麵粉給臺灣,農民領取美援麵食時充滿著喜悅(取自農委會)
1950 年代美國曾捐贈大批麵粉給臺灣,農民領取美援麵食時充滿著喜悅(資料照,取自農委會)

「親美不是罪過,而是價值的選擇」。對台灣早期來說,接受「美援」為上一代人的共同記憶,美援不但支撐當時台灣的經濟,對於物資匱乏的台灣更是注入一股活水。雖然筆者這一代,雖然早已脫離美蘇冷戰架構,全球正式進入新冷戰的局面,美中的全面對抗從川普上任全面開始,新冷戰不但是要訴求價值觀的對立,親美/西方國家普遍無法認同中共暴政與共產勢力的滲透,尤其是對於中共當局冷血的對待香港、新疆與西藏更是無法苟同。

結論

最後本文仍舊相信,多數台灣人相當善良,願意透過和平手段與對岸交流,然而若涉及國家主權的干擾,無論是堅持中華民國,或是台灣派的民眾,我們共同的對手永遠是中國共產黨!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

宋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