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令內蒙古加強「漢語教學」,少數民族擔心蒙古語被消滅

2020-08-30 11:00

? 人氣

他們認為"一類雙語"體制培養的畢業生一般都做到了蒙漢語兼通,而且這些人在走上社會或進一步深造過程中,得益於過去的雙語體制,許多人都更加容易地掌握了英語,和日德等第二外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他們擔心現在要實行的"二類"語言教學體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增加一個課時的漢語文,必然導致包括母語在內的他科目課時減少。許多人在公開信中表示擔心,認為當局會逐步加重政治,歷史和其他的漢語授課時間,可能會讓蒙語授課生在升學考試中處於劣勢。

旅居德國的內蒙古人民黨主席特木其勒圖(席海明)曾經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當過教師。他說那時候牧區學童也在學校學漢語,不過那時候是老師用蒙古語教授漢語,就像現在學生通過母語學習外語一樣。

語言自豪感

吉日木圖是一位受過雙語教育的公司職員,蒙漢語兼通,而且能說流利的英語和瑞典語。他對BBC記者說,現在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烏蘭察布,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地方的學生家長都在進行串聯,寫聯名信向當局呼籲修改政策。

吉日木圖說許多學生家長都表示如果呼籲無效,他們會讓孩子在秋季開學時抵制入學。但是他說學生家長的聯絡活動已經受到警方的告誡和干預,一些人已經不敢發聲。

烏蘭察布市的一位退休的蒙語教師說,蒙古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站立的文字(豎寫),是蒙古人的驕傲。最近內蒙古企業家巴特爾出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向世界宣傳豎寫的傳統蒙古文字,受到所有關心蒙古語言文字人的關注。

他說內蒙古當局要草率修改蒙古語言教學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做法令人費解。這位退休教師認為,這可能說明當局對蒙古語言文字沒有給與應有的尊重,也說明他們低估了蒙古語當中包含的民族感情。

流亡海外的內蒙古人民黨主席特木其勒圖表達了更激烈的看法。他認為這是中共違反了自己對少數民族的承諾,逐步開始了對少數民族的文化滅絶。

1981:前車之鑒

1981年北京下發關於放鬆內地向內蒙古移民限制的"28號文件"曾引發內蒙古蒙古族學生罷課,抗議和進京上訪。特木其勒圖當時是那場學生運動的主要領導者。

他說當時的"28號文件"規定不得阻攔內地流向內蒙古的無計劃移民,而且強調在內蒙古不許成立"單獨由蒙古族組成的文化和學術團體"。

特木其勒圖認為"28號文件"之所以讓他們那代對文革整肅有記憶的學生能夠走上街頭抗議,罷課,進京上訪,是因為當局的政策又揭開了文革時期留下的傷疤,讓他們看到民族平等政策被踐踏。

在19967-69年內蒙古發生的"挖肅內人黨"事件,在蒙古族人口中造成大量傷亡。"挖肅"加深了民族矛盾,許多挖肅倖存者仍然未擺脫受迫害的陰影。旅居日本的蒙古族學者楊海英在《沒有墓碑的大草原》書中通過大量採訪和第一手資料記錄了那段歷史。

特木其勒圖說,1981年的運動雖然被壓制下去,他本人也因此開始了政治流亡生涯,但是1981年的學生運動是在文革"挖肅"後再次喚起了蒙古族的維權意識,在延續民族主義情緒方面是個里程碑的事件。

他認為在網絡輿論和自媒體發達的時代,當局很再像1981年那樣控制不滿輿論擴散。如果當局不顧蒙古族民眾反對,強行推行"不得人心的語言政策",這次很可能會再次形成一個里程碑事件,再次造成內蒙古的民族主義情緒復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