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兩岸關係,不是只有看向北京

2020-09-22 06:30

? 人氣

作者認為,在美國以「美國優先」為原則下,台灣議題有可能像香港問題一樣隨時被拋棄。(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認為,在美國以「美國優先」為原則下,台灣議題有可能像香港問題一樣隨時被拋棄。(資料照,美聯社)

拜前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一路綿延到科技戰、軍事緊張,以及伴隨美國大選緊迫倒數,選情堪憂卻忘情「反中」的川普(Donald Trump)頻藉「台灣牌」向北京示威所賜,這一兩年來,台灣的新聞畫面似乎也某種程度上擺脫了過去行車記錄器式的報導內容,對於中美對抗的國際大勢投以一定關注。台灣的輿論也同樣在這一兩年間,視野霎時變得很「國際」,看向太平洋兩端的同時,反身自信了台灣自己其實「也很國際」,不再是那個困於兩岸,曾經風雨飄搖、亞細亞的孤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自以為是的國際觀

事實上,輿論感受到的「國際感」並不假,近年除了中美兩國於貿易、科技領域競爭多有齟齬外,美國期間對台放送各式虛有其表的「友台法案」堪稱眼花撩亂,輔以今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美國藉世界衛生組織(WHO)「聲討」中國頻頻,加之「反中」成為美國選舉題材等,國際情勢在中美關係出現結構性矛盾與對抗後,的確變化得很熱鬧,張力十足。

然而,看在「旁觀者」台灣的眼中,上述總結下來的關鍵詞不外乎「美國反中」、「美國挺台」,而台灣在主流社會「反中」衝腦下,「台美關係史上最好」自然不僅僅是進行式,更是唯一結論、假不了的聖經。只不過台灣最大的問題並不只是妄下結論,而是連自己是「旁觀者」抑或是「當局者」的角色都認識莫名,遑論辨清時局——對國際變化「自以為是」,及錯估局勢對台灣、對兩岸的作用影響,是台灣長年真空於國際事務的兩大致命傷。

從中美關係揚起的國際格局變化來看,台灣作為「旁觀者」,當有自覺中國崛起所帶動的時易與勢變。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多有評論推估,中國大陸或在2030年前後,挾其GDP總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在美國遭受疫情重創的當下,美國商務部公佈了第2季GDP成長率,竟巨幅萎縮32.9%,創下美國自1947年始有GDP統計數字以來,單季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反觀中國大陸在歷經第一季負6.8%的衰退後,第二季已恢復至3.2%的經濟成長,結果是中國大陸「疫」外提前獲得了一季的世界最大經濟體地位。當然,這只是中方一次暫時的超車,但中國大陸持續縮短與美國的差距、乃至於超越,則非偶然,只是假以時日的問題,而這才是中美關係之所以得以揚塵國際權力格局變化的根本原因。

可以預想,當中美經濟地位翻轉,當世界不再由美國單極獨霸,國際間的權力依附與重組勢必再一次洗牌,「唯美是從」的各國「臉色」將不再擔待。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於國際間的影響力與領導威信只會更加吃重,而今「國際的中國」視角,無疑將逐漸被「中國的國際」所取代,完成一次典範級的權力轉移。而總是習慣以「即將崩潰」評價大陸的台灣部分民意,自然是不待見也看不見中美政經未來對調之下這一套可能的新格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