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數十名阿根廷的記者、律師、藝術家及環保人士便網路上發起聯署文章《我們不想成為中國的養豬場或新的流行病工廠》,在社交媒體上受到廣泛轉發。作者稱,由於牲畜需要使用多種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來預防疾病,如果協議簽署,阿根廷的養豬場將成為「病毒的溫床」。此外,飼餵動物的轉基因穀物也將佔領大片土地。
七月底,阿根廷政府在官網上將豬肉產量數字從900萬噸改為90萬噸。當地媒體援引官員的話說,這是由於一個「非本意的錯誤」。儘管數字下調,但仍有相當多的本地民眾對此表示反對,線上請願網站Change.org上要求停止與中國合作的兩份請願書共計收到了超過20萬網友的支持。
爭議
阿根廷一直以其先進的畜牧業和優良的牛肉出口而聞名,為什麼此次中國的豬肉投資計劃會遭到如此大規模的民意反彈呢?
根據阿根廷當地媒體披露的計劃細節,中國將在兩到三年內投入35億美元,將阿根廷變為豬肉生產的強國。其中包括在阿根廷建設25個養豬農場,每個農場將養殖超過12,000頭豬。
而據中國媒體報導,中方的投資計劃還將加碼屠宰加工等配套產業鏈,該項目將為當地創造超10,000個就業崗位。
這一整套產業鏈的建設包括配套的飼料製造廠、廢物的處理與化糞池、屠宰場以及包裝和出口工廠。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的生物學家吉列爾莫・福格拉(Guillermo Folguera)是該計劃的質疑者。他對BBC中文說,這類項目很可能會導致「我們目前正經歷的人畜共患病的情況」。
他解釋說,密集飼養的動物及大量的化學品和抗生素添加可能會帶來相當大的風險。他表示,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非洲豬瘟在中國爆發,才讓中國將這種風險「外包」給了其他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豬生產國和消費國,生豬數量曾超過4.4億頭,幾乎佔全球存欄量的一半。但從2018年起,突然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讓中國撲殺了數以百萬計的豬。由於擔心風險,很多養殖戶紛紛轉行,這讓中國的豬肉生產減少了一半以上。
這對中國這個「無肉不歡」的國家帶來的影響似乎是長期的。中國農業部門在去年一項對全國1500家養豬場養殖戶進行的調查顯示,由於擔心未來可能再次出現疾病,55%的養豬場已經放棄再次養豬的計劃,猶豫觀望的佔22%,打算補欄的僅佔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