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實名制口罩出現中國產品,結果發現有中國製造口罩流入實名制通路,涉及的廠商與官方各有說詞,但那句「以口罩國家隊為恥」、及廠商揭露的國家隊情況來看,口罩國家隊是到了該考慮逐步退場的時機了。
日前口罩國家隊在新北配送的實名制口罩中,赫然出現「安徽製造」,引發疑惑,經主管單位追查後發現是口罩國家隊中的加利科技公司,在8月間進口337萬片中國製的非醫用口罩,混充醫用口罩部分流入實名制通路。官員當然痛斥其非,動員主管單位與檢調偵查,威脅必要時撤銷其執照,連蔡總統都發言說「政府絕對查辦到底,確保防疫沒有破口」。
看官方的說法,這個廠商顯然無視防疫需要、罪大惡極、惟利是圖,在網路上也被鄉民加1450一起駡到爆。但廠商的說法顯然又不是那麼回事,或至少說:有那麼嚴重嗎?
依照加利負責人林明進的說法,因為是「國家隊」要生產足夠的口罩,導致員工為了應付徵用口罩數量疲於奔命,甚至無法休假,因此他在中國買料請朋友生產,用以繳交提供國家口罩隊被徵用的數量,而且這些口罩防護效率有99.8%,且有送檢測過,是屬於工業級的口罩,比醫用口罩的95%還好。
他還說,剛開始加入口罩國家隊時,以國家隊為光榮,但後來卻以參加國家隊為恥,「不曉得除了錢以外,我能給我員工什麼東西。」無法休息會要了員工的命。他已向食藥署表明,希望將加利踢出口罩國家隊,讓員工每個星期可排休。
廠商在該是國產的口罩國家隊供貨中,混進中國進口產品,當然不對亦有負眾望,但到底嚴重違反了那個「天條」,就要再探討一番。有人痛斥其不該違法從中國進口口罩,不過,這個痛斥非常莫名其妙,因為從來就沒有禁止從中國進口口罩,甚至上半年從國外進口5400萬個醫用口罩中,就有7成來自中國,而且這個數量也已超過去年全年進口數量,顯然循正常管道從中國進口口罩,既不違法亦不構成罪名。
如果說是加利把進口貨「冒充」自產給政府徵用,這就要問2件事:第一是那一個法令或是政府與加利的合約規定,被徵用的口罩一定要廠商自產,不能用進口或OEM(代工)的產品?如果要說廠商違法有罪,就不能「想當然爾」說實名制一定是國產口罩。那個經濟部出示的公文(切結書),其實看不出明確定義。
第二是加利繳交的中國製口罩是品質低落、魚目混珠的產品,還是真如業者所說品質符合要求、甚至更好?目前是廠商說更好,醫藥界有人否認,事實還是有待專業釐清。這既牽涉到一個道德判斷、也可能涉及法令責任。
在這些事實面確定前,政府有關單位及檢調、當然還有鄉民世界,不必太快下定論甚至對廠商定罪。坦白說,如果加利這批進口貨品質合格,但廠商生產不及以進口品替代,即使不能或不該以代工品被徵用,頂多只能說「管理不善」,距離惡意詐欺、背信等還有一段距離。
坦白說,這次廠商出問題部份不在其生產的口罩品質不合格,政府這時勒令其停工不能生產,除了顯示總統以降官員震怒之盛、政府官威之大外,到底有多大道理與必要,是讓人懷疑。總統臉書硬要把這件事上綱到「確保防疫沒有破口」,就更是不知所云。而從官方幾近惱羞成怒的反應、對1450強力的動員來看,顯然廠商的「罪狀」不僅於事件本身,還有打破口罩國家隊神話的罪狀─只要想想當初國家隊是如何作為大內宣題材、加利也被大加宣傳就可看出之間的對比。
不過,藉著這次的事件,政府也該檢討口罩國家隊是否該逐步退場了。當初國家隊的成立、口罩的徵用,是為因應新冠疫情引發民眾搶購口罩,而國內供需落差極大,因此才成立國家隊大幅增加供給、搭配實名制保障民眾買得到基本的需求量,這套制度也成功運作撐過疫情。
疫情緩和後,供需緊張情況已改善,甚至6月已改為部份徵用,其餘開放內外銷自由買賣。現在不僅庫存爆量,民眾家中存貨亦多。國家隊與實名制也該逐步退場,讓廠商自主、市場運作,那些在國家隊體制下會出現的不法,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未來即使疫情再起,有了這次經驗及相關的「基礎建設」,很快就能恢復徵用及實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