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格外炎熱難耐,就連防疫保命用的口罩,都不見得戴得住。在悶熱高溫下,過往爭論已久的校園裝設冷氣議題突然大步躍進,由行政院長蘇貞昌在7月宣示,2022年全國高中以下學校,要達到班班有冷氣目標。
根據統計,在全國3883間高中以下學校中,國中小冷氣裝設率約37.16%,高中職約80.6%,班班有冷氣政策,將以前瞻預算323億元支應,其中230億3000萬將用於改善10萬3000間屋齡15年以上的老舊校舍電路系統,92億7000萬則用於冷氣裝設及汰換。
對於未來電費,教育部每年則將另外編列10億預算補助地方政府,並依據各地財務狀況不同,補助70至90%,此外也於8月啟動校園植樹盤點、規劃,並將透過新建與拆修校舍的綠建築標準、安裝太陽光電屋頂等配套措施,期盼同步達到校園降熱及節電。
成大教授林子平:室外若無法有效排熱,周邊溫度恐上升
依據台電初步統計,全國中小學需增設、汰換的冷氣合計超過20萬台,大量冷氣裝設引發的後續問題,專家學者認為不可不慎,首先室外機排放熱氣,便是一大問題。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子平便指出,校園原本是「都市降溫的綠洲」,如果增加冷氣的使用,室外卻無法有效排熱,則可能造成校園溫度升高,更嚴重的話,甚至可能造成周邊溫度上升。
升溫現象在人口擁擠的都會區會更加嚴重。林子平以數據說明,7月中的台北市,如中和、永和、萬華、中正區,溫度都比郊區高出3度左右,都市裡包含建築物、路面都會蓄熱,還有如冷氣、交通等設施排放的熱氣,此外台北盆地空氣對流也較差,自然會接收到較多高溫。
林子平表示,不同地區條件不同,都會區裝上冷氣後,高溫化的增強效果會更強,在室外變更熱的情況下,冷氣同樣要維持室內26度,會比郊區學校耗更多電,反之又會排放更多熱,同樣結構建築物在市區跟郊區1年的空調費用,模擬下來市區會比郊區還多6400塊電費。
綜觀目前校園冷氣裝設,不少室外機裝置在走廊上,或夾在2排校舍中間,對此林子平呼籲,走廊跟戶外對學生都是重要場所,學校很多課程也要在戶外進行,室外機若裝設的位置不對,恐怕讓校園內通風更差、更不舒服,也讓學生更不願意走出教室,確實現在需要空調,但排熱要好好處理,熱排出去才不會累積,也比較省電。
林子平也從校園降溫進行呼籲,多種樹以外,樹也不是都種在1個地區就好,要種在學生活動區,讓樹蔭減少路面的蓄熱,再來是把柏油停車場、路面等改成透水鋪面,把雨水留在土地裡,就會有散熱效果,屋頂進行綠化或設置太陽能光電板,也會有降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