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可證,台灣史的研究是壯大台灣的一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台灣史的了解是治理台灣基本要件。
從台灣史中,我們能知悉清廷與日本在台灣的建設讓台灣的面貌一新,南北新興城鎮與產業造就了如今台灣的政治地圖;而現今台灣朝野的重要課題:兩岸關係,歷史的遺緒更深埋其中,像紀錄片《阿罩霧風雲》,以霧峰林家家族林祖密、林獻堂、林正亨三人生平為經,三人不同的「夢想」為緯,述說1895年後的台灣大歷史,這三人的抉擇拿到當代,依然有著濃濃的既視感。
就連常遭批評的「中華民國美學」,當人們懷念起過去日本時代的基隆火車站或是臺北北門郵局的「日本美學」時,你是否曾想過,為何這些日本時代的建築並非傳統和式,卻帶有典雅的歐洲風味,這深層的原因其實日本「脫亞入歐」,對殖民地的「母國想像」其實是歐洲!
總之,無論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於文化各方面,台灣史往往能提供我們新的視角,甚至顛覆我們對台灣的概念,再重新認識台灣。台灣史的神奇與實用之處由此可見,無論是對過去的省思或未來的建設都能從台灣史中見端倪。務必要讓過去與現在的台灣對話,使我們從台灣史中更為理解當代,更為腳踏實地去理清台灣的脈絡,才能走出屬於台灣的路。
*作者為網路蒙古論壇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