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開始,中國在一系列外交警告和交涉無效後,開始了中方所稱的「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方面稱之為「瓦弄之戰」)。到11月21日,中國軍隊已經迅速擊潰正面戰場上印軍所有主力部隊,隨後22日宣佈單方面停火並撤軍到傳統控制線以北20公里處。印軍在戰場慘敗後也接受了停火建議。
在這場一個月的戰爭中,根據目前公開資料,後勤增援困難的解放軍僅動用了兩支駐藏師級部隊,未使用空軍和坦克等重型武器,死亡722人,傷1697人,死亡級別最高的是副營級軍官。
而有空運和其它後勤支持的印軍陣亡及失蹤人數超過3000人,被俘3968人,還有1000多人受傷。印軍3個旅被殲滅,3個旅受到重創潰退。(印軍主力部隊包括曾參加二戰北非阿拉曼戰役幫助擊潰納粹德軍隆美爾部的第4師3個旅。)一名少將旅長陣亡,另一名少將旅長被俘。
1962年之後
印度將1962年戰爭視為國家的「奇恥大辱」,在後來半個世紀裏,大力進行國防基礎設施建設,不惜重金從國際上購買最先進武器,並將全國兵力約1/3部署到北方,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兵力是中國的4倍。
與此同時,因為中國雖然贏得1962年邊境戰戰場上的衝突,但軍隊退出所佔藏南地區,印度則向該地大批移民數十萬,於1987年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中國學者稱,2001年人口調查顯示,該地居民人口已經超過110萬,其中印度移民人數遠超過藏南原來居民人口。
從上述顯示可見,印度一直沒有放棄與中國爭奪藏南地區的凖備。中國也一直不承認「在藏南地區建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但中國由於種種原因,從兵力部署到地區建設的重點都不在這一地區。
1962年之後,中印邊境因為軍事緊張對峙,曾於1967年再次發生小規模武裝衝突,之後又曾於1987年接近戰爭邊緣。之後,中印兩國加強高層政治交往開啟對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緊張局勢。
地區爭奪?
這次爭端焦點洞朗地區(Donglang、印度稱為都克蘭Doklam)還不是印度和中國爭議地區,而是中國和不丹王國都聲稱主權的領土,但印度承諾維護不丹國防,在洞朗地區修築了大量碉堡。中國方面說,洞朗地區的主權沒有爭議,屬於中國,今年中國修築的一條公路通向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