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於12日生效屆滿10年,關於北京是否因官方互動陷入冰點,而片面終止具兩岸通商意義的ECFA,受到外界矚目。
有中國大陸學者稱,終止ECFA能達到「反獨促統」的目的。但國內學者分析,北京在美中矛盾之際,片面終止ECFA徒增台海糾葛,且會對維繫兩岸供應鏈的台商產生不必要衝擊;不過,如果陸方真的片面終止ECFA,台灣也應留意,對岸是否正在改變對台「和平統戰」的方針。
2019年9月,國安會研判中國大陸可能終止ECFA以對台施壓。國安局長邱國正今年3月在立法院備質詢時也承認,中國大陸可能藉由終止ECFA來轉移內部壓力。而大陸委員會隨後多次強調,不希望中國大陸因政治因素中止ECFA,造成雙方損失及破壞兩岸關係。
中國大陸官方對此則態度保留,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幾度強調,ECFA得來不易,「相信兩岸同胞都不希望看到這一重要成果得而復失」。
專研兩岸關係的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共在1979年提出「三通四流」後,ECFA成為「通商」的重要指標,具對台工作成果的意義;北京當局若要中止ECFA,勢必得考慮產生的政治衝擊。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中國大陸研究)所長劉孟俊近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則分析,ECFA目前只有早收清單開始運作,但現已逐漸沒有新產品在降稅,導致ECFA促進貿易成長的動能變低,如今的ECFA已成「兩岸政治符號」。
經濟部先前評估,ECFA影響外貿出口金額約5%,主要影響產業以石化、機械、車輛零組件為主。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曾指出,對中國大陸出口的貨品中,並不是所有的貨物都享受降稅優惠。
然而,中國大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曾撰文宣稱,終止ECFA運行將對台灣經濟產生衝擊,加快讓台灣民眾從「經濟覺醒」走向「政治覺醒」,達到「反獨促統」的目的。他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立場並未改變。
但劉孟俊指出,中國大陸如果收回ECFA,「片面停掉的,反而不是經濟衝擊,而是政治與民心的感受」,當前正值中美相互矛盾與衝突之際,在台海製造糾葛似乎沒有益處,因此在政治上,「好像也沒有必要這樣處理」。
王智盛則警告,即便ECFA對北京當局具政治意義,不會輕易喊停,但如果北京當局真的片面終止ECFA,台灣也應該留意中共對台「和平統戰」的方針是否正在改變,須做好準備,「小心應對」。
文/賴言曦
責任編輯/林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