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台灣上市櫃公司中有70%是家族企業,總市值占六成;成立逾20年的中小企業則有37萬家,且高達七成企業主正面臨傳承危機,財政部、經濟部與金管會等部會無不關切。中小企業是台灣產業的重要骨幹,從而諸多媒體也透過嚴謹的調查報告發布以及座談會議探討,希望協助因應。依據個人的經驗觀察,企業「代」際之間的溝通以及無形資產(如人脈)的傳承,一直是家業傳承中無可避免的議題,在媒體與專家團隊的研究中也有相同的結論。然而,完善的接班計劃恐需六年以上的時間,但「突然沒有明天」的家業傳承可能發生在一夕之間,人情的冷暖也會因為企業易主而浮現。因此,無論企業規模的大小,應當思考更全面的制度運用(如家族信託的設立,也可以結合保險金信託),讓有形與無形的資產可在世代之間進行安全合法的移轉,而且避免家族紛爭。
最後,獨身者(喪偶+離婚+未婚)仍然是我想關懷的群體,在比例上佔了台灣人口約莫半數,雖然不是每一位都是獨居,但是針對獨身者的保障,仍有賴信託業者願意進一步了解其需求,並打造對應的機制與服務。
〈如果還有明天〉這首歌蒐錄在《生老病死》這張專輯中,專輯的名稱讓人深思。但如果再仔細了解,會發現同一專輯中有一首歌名為〈灼熱的生命〉,與〈如果還有明天〉相呼應,也道出創作者與演唱找對於音樂及生命的熱愛。面對明天的有無,或許毋須感慨,但必須有所準備。
*作者為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行政法人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監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諮詢委員,法務部信託法暨公益信託法制研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