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仁觀點:如果沒有明天,誰來救援?

2020-09-21 07:00

? 人氣

小鬼驚傳在北投家中過世,年僅36歲。(圖/黃鴻升粉絲團)

小鬼驚傳在北投家中過世,年僅36歲。(圖/黃鴻升粉絲團)

近日某位年輕藝人辭世,因為這位藝人的親民風格引發了大眾許多思念,但更多的是「錯愕」。嘆息英年早逝的同時,讓我不禁思考了一下,2020年在國內、外離世的各界人士真的不少,包含了政治人物、文學家、演員、運動員、醫師…等。當中或有長久積疾者,也有意外過世者,更有感染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確診而死亡者。雖然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必經之路,但是在面對生命中因為親情、友情、愛情或其他情感產生連結之人的離去時,那份酸楚往往取代了從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90年3月,歌手薛岳被診斷出罹患肝癌,當時的他才36歲。薛岳以大家熟悉的〈機場〉一首歌走紅,演唱事業正準備起飛,但是醫師告訴他只剩下半年的生命。在悵然若失的衝擊中,由劉偉仁老師創作並由薛岳演唱的〈如果還有明天〉吐露著對於不久人世的遺憾,打動了人心,也成為華語流行樂壇上的永恆絕響。知名的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曾說:「人是向死而存在的(Being-towards-death)。」意思是當人意識到自己終將一死時,就會深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義,或許,也為這首歌作了極佳的註解。

其實薛岳是幸運的,因為還有半年可以準備,如果他「突然」沒有明天了呢?誰能幫他?

由於自然與經濟環境的變化莫測,人們對於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的方式與心態也開始有所調整。然而,面對偶發的變故,應該如何提前準備?很多人會說,「我會預立遺囑與買保險!」這些都是正確的作法。但是因此而獲得財富的受益人,是否能夠妥善使用,或者有更多人覬覦導致不利,也是實務上常見的問題。

在未來的選擇上,「信託」應該扮演原有制度本質上的角色。由於信託本身所具有的彈性,以及受託人(無論民事信託或營業信託)所具備的專業,讓信託(trust)在信賴(trust)的關係中實現信託本旨,是先進國家生活中的日常。以保險為例,透過約定分期給付保險金的方式可以達到照護受益人且避免浪費的目的;但如果進一步結合信託,則透過信託契約的約定,受託人將可協助受益人管理、處分或運用保險金,產生多元運用的價值,提供更多的選擇(例如「保險金信託房貸」,能夠在被保險人發生事故後保障按期繳納房貸本息,並給付受益人生活費用)。此外,保險金信託也可以事先約定保險理賠金的投資範圍,避免年幼遺族面對投資理財問題措手不及;同時,也可以事先規劃保險理賠金給付及分配方式,以免遺族短期耗盡理賠金。當然,透過信託監察人的設置,可以確實照顧想要照顧的人,完成設立信託的初衷,也是信託的普惠精神。未來,如何讓保險金信託能夠推廣得宜,必須嚴正思考保險與信託二業本質上的異同與合作方式,同時也必須讓信託業者具備誘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