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反美豬」不等於「反美」──「反美豬公投」在野黨為何應該撩落去?

2020-09-24 06:10

? 人氣

然而,儘管台灣人在民調中顯露出反美豬的強烈傾向,但在隔幾天的另一個民調中,即「《新新聞》與《風傳媒》台灣民眾對美中態度的大調查」中卻顯示,台民眾中有61.6%對美國有好感,24.4%表示反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綜合上述兩個民調,可以看見台灣民眾的民意圖像:多數人親美,但多數人也反對美豬。雖然這兩個民調由不同的機構所做,問得問題也並不相同,使得在科學上兩者並不一定能相比較,也無法交叉分析。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儘管也有「反美,又反美豬」與「親美,也贊成美豬」的人存在,但這個社會上存在有大量的台灣人是「親美,但是反對美豬的」。民意調查的結果已經十分清楚。

或者,筆者也可以用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情況──許多來到台灣的外國人,可能並不愛吃臭豆腐、豬血糕,但他們可以熱愛珍珠奶茶、小籠包,甚至或是台灣的民主素養與好客。不愛吃臭豆腐,不代表這些外國人不愛台灣;就如同台灣人不愛吃美豬,不代表台灣人不親美。

對美國好感高於對中國。(資料來源,台灣指標民調)
對美國好感高於對中國。(資料來源,台灣指標民調)

由前述的兩個民調,我們已經得出了一個事實:「對於許多國民而言,反美豬不等於反美」,其實,這對於監督美豬議題、發動公投的在野黨而言,也是一樣的。在野黨監督瘦肉精標準、發動反美豬公投,與「反美」也相差甚遠。

在野黨表達反對美豬進口,有利政府談判、符合台灣國家利益

在野黨發動反美豬公投著力點甚多,從捍衛人民的「健康權」,到從反對民進黨政府未經社會溝通的「程序面」等,都是反對都重要理由,然而,筆者並非食安科學相關的專家,因此想從國際貿易上,「人民抗議、在野黨的壓力如何可以促成國家利益」這方面著手。

在野黨的反對、抗議,在國際貿易的談判上如何有利於「國家利益」?原因無他,在與國際的談判中,小國可能會因為大國的壓力,而被迫有所讓步、打開市場,然而,在面對外國的壓力時,在野黨與執政黨本就可以分進合擊,作為執政黨,可能關注的是自由貿易開放程度、與美國的關係;而在野黨、人民團體可能更在乎對在地就業的衝擊、食安等等,其實,這些都是重要的國家利益,只不過執政黨與在野黨的著重點不同。更重要的是,也唯有在野黨反對的聲音被看見,執政黨也才有可能將人民的反對做為談判籌碼,避免國際企業、外國政府的代表予取予求。

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上,與我們鄰近的韓國、日本,也都曾面臨著來自美國的龐大壓力。但在日、韓,如果抗議者說出「韓國人當然吃韓牛」,韓國的政府不可能去批抗議者「阻擋韓國進步」,相反,這些抗議者反而是韓國政府與美國談判的重要依據,在台灣,道理也是一樣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