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各縣市搶進「無人駕駛車」上路,台北市政府也推動8月1日至5日凌晨1點到4點,在信義路及復興南路到敦化南路口的公車專用道,開放試行無人車。試行的是來自法國研發的7starlake車廂,不開放民眾搭乘,未來若能為法規及相關疑慮找到出口,有機會正式在馬路上正式趴趴走,車身及零組件也可在台灣達到50%的生產,除帶動人工智慧、雲端、製造等相關產業發展,也因其成本低,有機會解決財政不佳下的交通問題。不過,關建還是柯文哲能否說服交通部,在中央法規放行,無人巴士才能無礙上路。
台北市長柯文哲27日表示,去年前往美國企業特斯拉(Tesla)總部參觀,並搭乘時速110公里的無人車時,就發現Tesla的無人車有一半的零件生產來自台灣,可見台灣在發展無人車的基礎是好的,不過,還是要先開放部分場域試行,因此,這次選擇在公車專用道,試辦無人車。
研發廠商7starlake總經理丁彥允今表示,無人車的上路需要有4大條件,首先,成熟的基礎建設,包括公車專用道與棋盤式路網,其次,有相應的科技搭配,再次,完整的法規,最後是社會接受度。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也表示,法國與台灣在科技產業的互補性高,瞄準台灣推動智慧城市,兩邊產官人員往來頻繁,包括高雄市長陳菊、台中市長林佳龍、桃園市長鄭文燦等,都到訪法國參觀無人車,今年10月份,法國產官界也將到訪台灣,就智慧城市進一步了解,特別是智慧交通領域。
柯文哲:無人車可定位為「幹線公車」、「園區內接駁車」
丁彥允說,7starlake無人車在台大校園7天900人試乘的結果,0事故,且針對許多人試行的感覺調查,像輕軌、公車、地鐵一樣平穩,可以作為最後一哩路的接駁。由於柯文哲曾表示,捷運、公車、YouBike是台北交通的路網,柯27日表示,未來無人車正式上路後,可以定位為「幹線公車」,以及「園區內的接駁車」。
站在產業扶植的角度,政府開放公車專用道試行無人車,然而,對用路人來說不是沒有風險,如機具故障,或民眾衝撞無人車廂而肇事的責任歸屬問題。柯文哲今坦言,美國無人車也有發生過車禍,但就總體的比率來說,肇事率比由人駕駛的車子還安全。丁彥允則補充,無人車備有感測器,可避免行車危機。
無人車北市「無礙上路」 仍待修改法律另立專法
柯文哲今表示,科技常常走在法律前面,包括obike共享單車的法規也是一樣,當面臨新科技出現時,法律要趕快調整,把該修的法規,趕快修。他說,政府應該要比較勇敢接觸新事物,戰略上永遠要往前跨一步,保持戰略前進,要用新的科技與思維應付未來的問題。
目前,由於無人車無車牌,無法驗車,無專法,更無法在「全開放領域」上路,以致出現原定今年6月就要上路,拖到8月才能在封閉的時間與環境試行,若要真正為產業解開阻礙,仍涉及柯市府與中央交通部的密切溝通,需為此修改相關法律,並另立專法,但柯P近日與交通部砲火不斷,柯27日還不忘補槍一句,「什麼事都要等中央法令,什麼事都不用做了」,可見要跨越「政治」藩籬,讓無人車在台北市「無礙上路」,柯市府還有不小的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