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近年力推智慧停車政策,在路邊試辦架設智慧停車柱,預計明年起將在萬華、大同區選擇500格位辦理,預估再花費1.9億。不過,台北市議員許家蓓今(25)日質詢時表示,先前試辦成果不理想,包含車柱遭貨車撞擊等,雨天辨識率更曾降至60%左右,不要因為市長一聲令下,就浪費公帑、把民眾當白老鼠。
台北市自2017年起,開始試辦智慧車柱,經過2年多時間,預計明年起將在大同區、萬華區正式設置500格智慧停車柱,預計8年內花費1.92億。不過,許家蓓表示,之前試辦狀況不佳,首先車柱造價高昂,單支從12萬到20萬不等,此外車柱設置後還要花錢維護;另外,還曾發生過車柱遭到車輛撞擊,或有民眾用口香糖遮蔽攝影機影響辨識,且更嚴重的是,車牌辨識易受天候影響,先前雨天辨識率更曾低到60%,如果開錯單,如何向民眾交代?
北市交通局:會要求廠商滿足市府需求
對此,台北市交通局長陳學台回應,智慧停車柱的目的是取代人力開單,北市是買服務,設備由廠商提供,簽約時會要求廠商滿足市府要求。智慧停車柱除要提供即時停車資訊、攝影機,還要能自動開單,以及現場能刷卡繳費,另外在特殊格位也要能科技執法。針對許家蓓的質疑,陳學台坦言,這都是未來可能面對的問題,但現在科技進步很快,很多新產品都會出來,基本上例如辨識率,一定會有所要求。
停管處長李昆振則表示,辨識率至少要有95%以上,雖然現場沒有人,但後台還是會有人做校正。至於為何簽下長達8年合約,李昆振表示,因為車柱成本比較高、考量攤提,且8年會比10年、20年的合約更可接受。
許家蓓表示,智慧停車格及智慧停車柱皆是正確的政策方向,但因停車是重要民生議題,且需花費公帑建置,請交通局用最謹慎之態度面對,讓北市交通政策能夠走的更長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