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大陸北方冰封之地,住著一頭虎視眈眈的俄羅斯大壞熊,會派出頭戴面罩的國家安全委員會(KGB)間諜欺凌弱小、擾亂社會秩序;美國山姆大叔與他的歐盟夥伴則是「民主特攻隊」(Democratic A-Team)成員,為了守護世界的自由與民主與之奮戰。這樣的英雄故事在冷戰時期充斥西方主流媒體,近來這張冒險地圖的主戰場名為烏克蘭,但主要情節似乎沒有太大改變。
關心人權正義的英國記者斯隆(Alastair Sloan)質疑這樣簡化的概念在理解烏克蘭危機上是正當或適合的。他認為,這種看法起碼忽略了2個面向: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國內的政治聲勢,與西方在東歐地區長期扮演的角色。斯隆指出,面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會受到切入時間點的影響,而西方國家一再妖魔化普京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掩蓋自己先前推波助瀾的行動。
與外交政策分析師史貝克(Ulrich Speck)先前言論同調,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3月曾描述普京「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就是奪回對前蘇聯地區的影響力,重建俄羅斯秩序。藉由一再強調俄羅斯的侵略行動,甚至將普京類比為前伊拉克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美國取巧地忽略了自己與英國在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在中東多地進行的無人機攻擊、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支持的無數非法政變。
克里米亞可轉移國內焦點
斯隆指出另一個普京行動的原因,可能是出自國內絕望的政治情勢。普京首兩任總統任期間(2000-2008),油價飆高與外資的大量湧入使得俄羅斯經濟長紅,普京的聲勢也達到高點。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俄羅斯仍然身陷經濟泥淖中。普京曾試圖怪罪歐洲金融體系,但12月時終究承認國內問題才是萎靡不振的主因,包括他未實現的經濟改革承諾及系統性的貪腐問題。
據俄羅斯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Levada)資料顯示,普京在12月時的民意支持度已來到10年新低。為了遏止示威運動,俄羅斯政府對媒體的管控越加嚴格,對異議的壓迫也越來越殘酷。這種時候,一種轉移民意焦點的方式是向外擴張。
兼併克里米亞看起來是一個普京可以輕鬆完成的漂亮政績,而俄羅斯也的確這麼做了。據估計,克里米亞蘊含的天然氣與原油資源約值8至12億美元,烏克蘭更聲稱克島境內所有物資價值高達800億美元(約台幣2兆4000億元)。
說好的「北約絕不往東進佔一吋」呢?
其次,要判定烏克蘭危機中誰才是欺人太甚的那一個,可能要由更長遠的歷史脈絡檢視較為公允。回到蘇聯解體前夕的1990年,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曾明確地承諾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絕不會趁人之危,向東方擴張勢力。在克里姆林宮的演說中,貝克表示NATO不會將管轄範圍「往東進佔一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