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裏海地區密布著與歐洲和國際能源市場相連接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管線,離納卡地區非常近。此外,通過這一地區的公路,鐵路,空中航線與地面交通光纜都讓世界大國都關注這個地區的戰略格局。美軍和北約部隊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曾一度有1/3的燃料和後勤都選擇走喬治亞和亞塞拜然的路線,避開對俄羅斯和巴基斯坦的依賴。
1992年,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OSCE,歐安組織前身)成立由12國組成的明斯克小組,俄美法三國為共同主席國,調解納卡衝突。雖然1994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大國調停下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雙方武裝衝突時有發生。
地緣政治和歷史情仇使衝突更加複雜。比鄰的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和盛產石油的亞塞拜然都是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並且有相同的文化淵源,兩國關係密切。而土耳其與亞美尼亞則有歷史冤仇,沒有官方關係,所以土耳其一直在納卡衝突中支持亞塞拜然。
而俄羅斯與亞美尼亞結盟,在亞美尼亞有軍事基地,布有5千精兵強將,隨時以防這一地區出現不測,儘管它與亞塞拜然也有著良好的關係。
在2020年衝突中,亞美尼亞外交部說,該國的俄製蘇25戰鬥機在亞美尼亞領空被土耳其的美製F16戰鬥機擊落。但土耳其方面否認了這一說法。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高調介入,公開批評土耳其發表「好戰」言論「鼓勵亞塞拜然重新征服納卡」,稱之為不負責任和危險的行為。
另一個接壤的地區大國伊朗與兩國在歷史上有千絲萬縷聯繫。伊朗與土耳其在納卡問題上分歧明顯,伊朗被指向亞美尼亞運送武器,但試圖介入調停的伊朗也否認對其指責。
戰略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作為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不會坐視被其視為後院的納卡地區的衝突失控,特別是納卡問題關係到俄羅斯南部安全問題,有可能刺激俄國南部地區的民族宗教矛盾,影響其戰略利益。
一帶一路面臨的挑戰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在西亞的重要節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都是積極響應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爭相爭取中國的投資。
這條通道可以避開中東和俄國另兩條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陸地道路,直接連接中國西部新疆等地,吸引著北京的目光。但北京在此的舉動和不斷擴大的影響也讓俄國和其它大國默默地關注著。
中國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都在一帶一路上展開了廣泛的合作。中國發出的國際火車2015年就試運行開到了亞塞拜然的巴庫。2020年疫情前,北京、深圳、烏魯木齊都開通了巴庫的航空線路。兩國政治和經濟關係一直順利發展。亞塞拜然促進本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以打通可以直接來自中國上下分別連接亞歐的裏海國際運輸通道。
亞美尼亞作為內陸國家,也希望借打通歐亞陸路交通改變其相對不利的經濟環境,積極推動「南北交通走廊」項目,把地理位置的劣勢扭轉為優勢。一帶一路讓亞中兩國雙邊貿易額已從建交之初僅幾十萬美元迅速提升到2019年的7.5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亞美尼亞第2大貿易伙伴,僅次亞美尼亞的戰略盟國俄國。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的專家馬爾科多諾夫認為,南高加索不僅在經濟上對中國很重要。北京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臨激進聖戰主義問題已經多年,加強與毗鄰中東的高加索地區的聯繫,對應對這一威脅具有重要意義。
分析人士認為,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來說,它們對中國的期望也不會僅限於經濟和投資。
而對北京來說,在納卡問題上並不會輕易得罪任何有關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談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時表示:「中方認為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包括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內的各方的利益,我們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和克制,採取措施,避免局勢進一步的升級,通過政治對話化解矛盾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