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達格蘭大道差點就叫「瑪麗蓮夢路」 陳水扁曝介壽路改名內幕

2020-10-05 22:43

? 人氣

前總統陳水扁就任台北市長期間,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總統陳水扁就任台北市長期間,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資料照,顏麟宇攝)

前總統陳水扁就任台北市長期間,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至今凱道是許多集會遊行的舉辦場所。陳水扁5日在臉書發文,透露當初凱道改名的歷史,曾有人提出「短路」、「瑪麗蓮夢路」等有趣命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水扁表示,他的主治醫師陳順勝的著作《番仔澳的故事看台灣是民族的大融爐》中,特別提及凱達格蘭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巴賽族、雷朗族及龜崙族這3群人的總稱,分布在淡水、台北及基隆一帶,以台北盆地為主體。

陳水扁說明,他擔任台北市長時更改路名的決策故事。凱道在清朝時叫作「台北府城東門街」,日治時期則因為道路不命名而沒有路名。之後在1946年10月25日,為慶祝前總統蔣介石60大壽,除了將總督府籌修為「介壽館」,館前道路也更名為「介壽路」。

陳水扁提到,上任台北市長後,發起「全國為介壽路重新命名運動」,有6000多人參加命名,提出7000多個名字,其中包括「短路」、「瑪麗蓮夢路」等名稱。

陳水扁指出,後來由文史學者篩選出7個名字,並在最後交由他從「凱達格蘭大道」和「艋舺大道」中圈選。陳水扁為了表示對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肯認、包容與尊重,在1996年3月21日正式將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沒有凱達格蘭人就沒有今天的台北人」。

陳水扁表示,當時也同時開放凱道及重慶南路一段不再禁行機車及腳踏車,凱道終於成為台灣最重要的民主廣場,見證半世紀以來的民主進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

羅立邦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