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超大質量黑洞
根策爾1952年出生於德國巴特洪堡(Bad Homburg),1978年獲波恩大學 (University of Bonn),現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所長。美國天文學家吉茲1965年生於紐約市,1992年獲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學位,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天文物理學教授。
2人自1990年代起各自帶領團隊,研究銀河系中心區域「人馬座A*」(Sagittarius A*),結果都發現有一個「超大緻密天體」正在拉扯星體,促使它們改變軌道並快速移動。
根策爾和吉茲兩組團隊使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波望遠鏡,開發出觀測黑洞的方法,可以穿越巨大的星際氣體和塵埃雲清晰看見銀河系的中心,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讚譽他們擴展了研究技術的極限,開發完善的新技術,製造出獨特的儀器,並致力於有關黑洞的長期研究。他們的開創性研究成果是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事實上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諾貝爾物理學獎知多少
自1901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5次,獎項得主人數共215人。歷屆得主中,最年輕得主是1915年獲獎的布拉格(Lawrence Bragg),當時他才25歲,與父親一起獲獎;最年長得主則是2018年獲獎的艾許金,以96歲高齡摘下桂冠。另外,美國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物理獎2次的得主。
攤開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名單,所有得主中,僅有4位女性列名其中,分別是1903年獲獎的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Curie,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或居禮夫人),以及相隔50年、於1963年得獎的德裔美籍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
自此之後超過半世紀的時間,再沒有任何女性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直到2018年才由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終結孤懸50年的紀錄,2年後美國女性天文學家吉茲成為第4位摘下物理桂冠的女性。
2020諾貝爾獎得主公布時程(台灣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亞爾特(Harvey J. Alter)、萊斯(Charles M. Rice)、霍頓(Michael Houghton)
物理學獎──潘洛斯(Roger Penrose)、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吉茲(Andrea Ghez)
化學獎──10月7日下午5時45分
文學獎──10月8日下午7時
和平獎──10月9日下午5時
經濟學獎──10月12日下午5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