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8月有餘,歐美先進國家都不免淪為重災區,但在內戰逾9年的敘利亞,疫情數據卻因為檢疫能力低落、民眾抗拒就醫而遠遠低於真實情況,更有研究者估計,首都大馬士革的確診案例可能僅佔真時感染人數的1.25%。
7月底,20歲的阿赫馬德(Ahmed)出現高燒、嗅味覺失靈等症狀,他知道自己可能得了新冠肺炎。但在五金行工作的他,第一個想法就是負擔不起去醫院或檢測的費用──敘利亞政府提供的病毒檢測約需246美元(約台幣7050元),比他一個月薪水還多。
但第二個念頭讓他更為卻步:醫院的隔離與治療環境並不理想。「我很怕被隔離起來,然後也沒有得到好的治療,」阿赫馬德說。
於是他選擇在家自我隔離,並透過Facebook在線上諮詢當地醫生,進而照顧自己。他與身邊親友都沒有接受檢疫。
阿赫馬德的遭遇完全道盡了敘利亞民眾的心情。截至10月6日為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統計的敘利亞確診案例為4411例,死亡人數為207人,看似是排名全球倒數的「抗疫模範生」。但對敘國情況稍有理解的人,都不會相信這份數據,在這個因為戰火而千瘡百孔的國家,抗疫工作也是漏洞百出。
「政府公布的數據跟真實疫情有極大差距,不僅是缺乏收治患者的資源和能力,也因為政府想要減緩疫情可能帶來的衝擊,例如社會動亂,」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顧問扎奇(Zaki Mehchy)說。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敘利亞內戰9年以來,醫療系統早已面臨多重難題,包括醫療與公衛制度崩壞、經濟潰堤,加上專業醫護人力嚴重不足,抗疫行動的基礎本就不穩,疫情爆發後,敘國國內醫療用品短缺、隔離設施狀況不堪等劣勢,加上民眾經濟能力困窘又對政府機關嚴重不信任,也讓一般人傾向隱瞞呼吸道病症,實際疫情宛如海面下的冰山。
為了求生,敘利亞民眾也出現不少互助行為。例如,很多人沒有任何口罩等防護用具,可以他們確保踏入醫院而不染病,於是有醫生在Facebook成立社團,提供疑似感染的患者線上諮詢;同時,家用呼吸器租賃生意也蓬勃發展。一名在大馬士革醫院工作的醫生穆斯塔法(Mustafa)說:「人們寧可死在家裡也不想去醫院。」
穆斯塔法表示,一個合格的日用拋棄式醫療口罩,在敘利亞可以賣到10美元(約台幣287元),他自己也負擔不起,因為他的月薪僅約188美元(約台幣5400元)。他無奈表示:「你能想像嗎?一個醫生連一個好的口罩都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