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特殊的地位沒有帶來和平,反而上演著一齣又一齣、似曾相識的衝突劇碼。上月在聖殿山再度爆發流血衝突,死傷慘重,導火線是一座安檢門,引爆的卻是以巴和談中最棘手的問題。
2警遭恐怖攻擊身亡 以色列加裝安檢門管制
就在流血衝突持續近2周後,7月25日,以色列政府終於同意將聖殿山(猶太人稱Temple Mount,阿拉伯人稱al-Haram al-Sharif)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入口前的金屬探測器安檢門拆除。之所以裝設安檢門,是由於7月14日發生的一起恐怖攻擊事件,3名以色列籍阿拉伯人欲於聖殿山區走私槍枝,被查獲後狙殺了2名以色列警察。
以色列政府以維護安全為由,在清真寺前加裝金屬探測器及監視攝影機,引爆巴勒斯坦人的憤怒,即便在安檢門拆除後,雙方衝突仍不停止,巴勒斯坦各方領袖號召民眾,於7月28日持續進行「憤怒星期五」(Day of Rage)抗議活動,其中,1名原欲襲擊以色列軍警的巴勒斯坦人反遭狙殺。在上周21日的「憤怒星期五」活動中,則有3名巴勒斯坦抗議者死亡,而另外3名以色列平民也在安息日晚餐中,遭到闖入的巴勒斯坦人殺害。
猶太人的聖殿山上,有著穆斯林的清真寺
造成流血衝突的並非只是一座安檢門,如今的局面必須回溯至上世紀以來,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被視為猶太教第一聖地、伊斯蘭教第三聖地的聖殿山區,是由誰所控制?安檢門爭議中,以巴雙方對聖殿山的爭論,事實上便是以巴衝突的縮影。
首先,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裝安檢門,被視為打破「現狀」的挑釁,以及濫用宗教自由。然而,在多數以色列人眼中,光是14日的恐怖攻擊,就以是加裝安檢門的充分理由。他們也認為,巴勒斯坦與其他穆斯林領袖教唆抗議活動、稱以色列人要破壞阿克薩清真寺,是站不住腳的無稽之談。
一句話奠定政治「現狀」
巴勒斯坦人口中所謂的「現狀」(status quo),指的是聖殿山區的管理權劃分。聖殿山區本自1948年以來隸屬約旦,當時猶太人被嚴格禁止進入該區;然而,1967年的6日戰爭中,以色列軍佔領了耶路撒冷東部並在阿克薩清真寺上方插上國旗,對於這個剛剛正式「復國」的「古老」國家而言,無疑是最令人振奮的一刻。然而,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達揚(Moshe Dayan)卻對著大獲全勝的國軍說:「難道你們想讓中東烽火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