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安東表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形象也常常出現在中國各地的杯子、鉛筆、香煙盒和自行車上,「已成為中國現代化的常見符號」。
太愛這座橋 南京人以它為子女取名
南京長江大橋落成以前,南京市的居民只能靠渡船往來兩岸,大橋改變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就功能而言,它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1968當年出生的王世清說,「它縮短了過江時間,成為連接南北交通的主幹線。」
「每個人都喜歡這座橋,」已收集1000多件相關紀念品的南京居民王世清說道,「這是自豪的源泉,尤其對南京人來說。」
中國人民對此橋的熱愛還可以從姓名上看出來,王世清表示,許多南京人甚至以「長江」和「大橋」為子女命名。
魯安東則說明,南京長江大橋將技術和進步的視覺表達合而為一。他說:「這不僅是基礎設施,還是一件建築作品,其結構表達的是速度、穿透力,也類似義大利未來主義風格裡常見的『力量流』,像是一條充滿能量的管道。」
大橋「拉皮」力求接近原貌、恢復光榮記憶
2016年10月底,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正式封閉維修,準備迎來落成50周年紀念日。4月,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造委員會宣布,為了「提高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結構安全和耐久性」,批准了為期長達27個月的維修計畫。
據報導,整修計畫預計將投入近11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9億元),除了結構安全,也將重新修復橋上的眾多藝術作品,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表示,所有文物修繕都將以保持舊有風貌為原則進行修復。
建設中心副主任郭建7月受訪時表示,文物修復工作極其細膩,有關單位針對每一種材料樣品都比對數十次,盡力找出最接近原貌的材料,同時提高品質水準以求長期使用。
魯安東教授認為,修復計畫不但應恢復南京長江大橋的活力,也應該致力於恢復南京市民對它的興趣。魯安東認為,如今的中國年輕人對該橋的歷史意義缺乏了解。
「上一代人明顯對該橋更有自豪感」,他說:「最重要的是,要以具有創意的方式使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體驗、了解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