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跟不上時代,理賠爭議愈來愈多…醫療險規劃改走「混搭風」

2020-10-18 07:50

? 人氣

但是早期買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現在難免會遇到額度不夠的問題。若再找另一家保險公司買新的保單,必須再買一張主約(編按: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為附約出單,必須附加在主約保單下);而自負額醫療險的設計,就是補強舊保單不足的保障缺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保戶可能要先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才能再買自負額保單來補強。未來可能會出現純粹的、投保較無限制的保單。消費者若願意自行承擔部分醫療費用,保費會更便宜。

問:現在也盛行一次給付型的醫療險,這也是新型態醫療險的調整方向嗎?

答:這也是一種新方向,一來是保險公司的風險控管可以做得好;再來是對民眾來說簡單易懂,拿到一次給付金,可以有更多彈性決定錢怎麼用。(延伸閱讀:貸款借錢買保單是我的自由,為什麼金管會規定這麼「囉嗦」?

以前國人投保,以多次給付醫療費用保障為主,例如定額給付的癌症險,保戶要住院才能申請理賠。非醫療費用像營養品的採買或中醫治療,卻無法給付,因此催生了一次給付型癌症險,讓保戶能自己安排保險金,更有彈性。

但不同給付型的保單還是要混搭,依保戶的需求,在保障與保費負擔上做權重調整。

問: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高齡族群的保險規畫,會朝向什麼方向發展?

答:高齡保險規畫包含了醫療、長照等多面向的準備。近3、4年來我們投入很多心力,為銀髮族設計合適的商品。像近年新推出的終身醫療險,75歲前日額保障、75歲後提供實支實付,補足高齡醫療缺口。

在長照保障的部分,近年市面上的失能扶助險以純粹的失能給付為主。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失能扶助險的目的是照顧被保險人本人,而不是身故受益人。保險公司商品設計的責任就是在民眾需求、各項長壽風險與保險費用等抓好平衡,才能在合理的保費下,為民眾提供適合的高齡保障,解決長壽風險。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Smart智富月刊 

文/林竹

責任編輯/林彥呈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