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芯的意見,我不同意,但肯定其參與的用心
隨即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即在其臉書上PO文提出個人質疑:
國防部到底懂不懂問題出在哪裡?
......民眾並不會為了貪圖什麼教召新薪資調整1.5倍、增加就醫、日常購物、旅遊住宿福利就爭先恐後想去教召。因為替國家效力是很嚴肅的義務,是願意國付出的一種決心展現,並不是那種打算開開心心參加旅行團的心態。國防部如果以為這種「誘因」能夠讓民眾「開心教召」,大概是完全搞錯方向了。
雖然,我完全不同意徐議員PO文的論點,畢竟致力於國軍的各種福利待遇本是政府應該致力為之的基本責任,對於接受後備教召受訓人員之福利自也不可偏廢。但徐巧芯願意以反對黨民代身分參與保家衛國的議題而勇於討論發聲,絕對應該給予最大肯定。
好了,奏完序曲,我們現在可以進入本題了。
讓敵人看到並且相信:台灣社會永遠不言投降
吳怡儂和李明熹聯名提出的《後備的轉型:建立國土防衛部隊》有一個基本信念:「全民防衛」的概念在於透過全民的參與,讓敵人看到並且相信:台灣社會有堅強的防衛能力和抗敵意志,永遠不言投降;武力侵略台灣的代價無比龐大、絕非可行方案。如此台灣才稱得上具有「可信的嚇阻」能力,這是避免戰爭發生的關鍵。
因此,基於「讓敵人看到並且相信:台灣社會有堅強的防衛能力和抗敵意志,永遠不言投降」的設定上去論述:如何讓願意保家衛國的年輕人參與到「一個更有意義、更有效的制度」?則主課題就在於「台灣的後備部隊該如何轉型、如何強化」?
李吳之文的論述有一個先決假設:「決戰境外」的戰略部署已經崩潰之後,台灣仍然能夠發揮最強大的後備戰力。也就是在「濱海若沒有決勝、灘岸又無法殲敵」的狀況下,執行「持續性的全民抵抗」。
這很類似二戰末期的1945年初,已經頻臨敗亡的日本所提出了「一億總玉碎」本土決戰之戰略構想。需要提醒的是:當時日本境內並不存在第五縱隊或敵國滲透進來之「在地協力者」的潛在憂患勢力。
根據已經大規模化的科技戰器所揮舞的現代戰爭型態理解,萬一台海熱戰不幸被點燃,從空戰加海戰,雙方同步激戰纏鬥,大約不超過三天到一周時間內即可分出勝負。也就是說,不可能有太長的戰爭拉鋸形式之機會。其結果只有二選一:開戰後,因長期存在的「某因素」而引發台灣軍心動搖和民意恐慌,台灣政府被迫宣布敗戰,舉白旗接受投降;或者是,中共政權因為解放軍未能快速取得關鍵勝利而導致政變或政權崩潰(乃至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