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抗美援朝」70周年對台灣社會的時代意義

2020-10-25 05:50

? 人氣

並且當日彭德懷立即根據各單位這三天偵查的結果,發出電報給北京的毛澤東。主張現在起半年之內,只要求志願軍先守住北緯39度線以北朝鮮的國土,爾後再徐圖發展。次日北京給志願軍司令部的覆電來到,稱「你們的設想是穩當的,我們應該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毛澤東以將在外相對應的自主權要更大的視野,原則上同意了彭德懷這個有些保守的戰略構想。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為事實上根本不用等半年,後面3個月以後的半島戰事發展,就已經大大超過毛澤東彭德懷乃至全世界的預期。從雙方電報往返滴答音剛結束的1950年10月25日爆發的兩水洞戰役,一直到1951年元旦剛過,志願軍就南下全線突破38度線攻陷漢城(今首爾)。連續三次大規模戰役的凌厲攻勢,打的美軍已前所未有的速度撤退,收復基本上北朝鮮大部分的國土。

中共軍隊可怕戰力來源為何,這在1951年初是一個讓全世界都感到頭痛的提團。西方史家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因為在1927年中共建軍以降,包含內戰與抗戰中,戰場遍及中國全境的長期戰爭中,中共軍隊因為游擊戰與運動戰獲得了很大的鍛鍊,這也就使得中共軍隊在使用步兵武器的領域內有美軍一爭雄長的本錢。

在1927年到1950年之間中共建軍的秘訣是什麼,這當然有很多因素與歷史值得檢討。但是一般都公認,從紅軍時期開始試驗,抗戰時期全面實施,內戰時期徹底成熟的三級軍區三級武裝,是中共自後備力量開始建軍的重要法寶。三級軍區三級武裝,是指大軍區對應正規軍,省(二級)軍區對應地方部隊,軍分區與更小的單位對應民兵等游雜武裝。這樣在戰時把弱的部隊往往放在火線前面,並且以弱小的民兵與地方部隊補充正規軍。

這正規軍與後備武力的關係,就使得敵人的歷史與國軍最近的新聞頗有對應的巧妙之處,令人感嘆今夕是何夕。國防部長嚴德發日前表示,若總統動員令一下,約26萬名後備軍人就要報到,加上18.5萬名的現役軍職人員,約45萬人將是第一時間防衛作戰主力。

現階段共軍的戰力,還不足以確保在「大型島嶼聯合進攻作戰」時可速戰速決。(美聯社)
作者認為,歷史中,共軍的正規軍與後備武力的關係,與國軍近期新聞頗有對應的巧妙之處。(示意圖,美聯社)

現在的台灣不比20世紀中葉的中國,有遼闊的國土與悠長的時間可以進行戰爭,再遂行這樣的武裝抵抗的構想已經有所疑問。我們可以期待後備部隊向當年一樣的中共民兵與地方部隊一樣做為野戰軍的羽翼嗎?

這是個攸關台灣自身命運而亟待台灣人民好好回答的問題,畢竟現在距離下次大選還有超過兩年以上的時間。假如把2022年的地方大選當成對戰爭與和平以及對於武裝力量建制的公投,相信兩黨政治人物都會很快提出更成熟的論述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律師考試及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