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城專文:美中對抗的機遇─「一中政策」可能打破嗎?

2020-10-29 07:10

? 人氣

如果制衡中國將是美國不分黨派的長期政策目標,那麼美國必然會在東亞尋找合作的盟友或伙伴。對美國來說,一個地方若連採購亟需的軍備都推三阻四了,要進一步地利用此地作為支撐美軍在東亞制衡中國的軍事基地,自然難成為可行的政策選項。因為駐軍當地都需要與地主國展開複雜的協商和規畫,當地的政治態度自然必須是首要考量。民主國家裡一定會有反對的聲音,就看地主國執政黨的手腕。進一步來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正式的條約或協定,以保證不會因為政黨輪替就產生變化。這也是美國「契約政治」的習慣──你的權利義務必出於你的同意。以條約為本更是道德外交的根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軍備的更新幅度來說,日本和韓國所面臨的軍事威脅都小於台灣,但他們都願意積極發展自己的防衛力量,而非等待美國跳躍式的軍購,又肯提供自己的國土作為美國的軍事基地,這些都是台灣目前難以企及的。但是他們是否會同意美國利用在他們國土上的基地捍衛台灣,則並非絕對能保證的事。事實上當地人民連和平時期美國使用基地保衛他們,都不時有反對聲浪,我們怎麼能完全期待在戰時基地有被攻擊危險的時候,日韓政府和人民會有比現在更高的贊成態度?

當然讀者一定會認為,一旦中國武力犯台,台灣人民一定會歡迎美軍進駐,但到那時候才進駐已經太慢了。是否在平時就能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以及讓美軍能有可用以展開軍事行動的基地,絕對是影響美國是否要做出防衛台灣決斷的最重要因素。在涉及一國以上的軍事行動中,相互的合作是避免「友軍砲火」,並且能有效作戰的最重要條件。但這些都必須在平時就有密切的交流和演練,不可能在戰時無師自通。

同等重要的是台灣是否能有可支援美軍使用的基地,包括機場和港口。這些在戰時必然會有遭到中國攻擊的問題。台灣必須要讓這些設施保持運作,讓美軍可以依托這些設施建立優勢兵力和儲備後勤物資。優勢兵力是減少傷亡的最重要前提,減少傷亡是美國在二戰後介入衝突的指導原則。如果沒有辦法達成這些準備,美國的作戰效率還是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同時,阻礙這些準備達成的因素(如親中派反對)本身就會影響美國是否要出兵的決斷。

美國如果判斷它能部署的軍事實力無法成功防衛台灣,它防衛台灣的意願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可能就會思考以其他的替代選項來防衛台灣。軍事介入一個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同樣的軍事合作也有許多應做的事情,而只是來觀摩兵棋推演並不是太有效的軍事合作。

川普時代不是美中關係最惡劣的時候,就美國歷史上看也不是對外動武機率最高的時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