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習會5周年》兩岸可能復談嗎?學者提2隱憂:恐怕遙遙無期

2020-11-07 20:16

? 人氣

東吳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見圖)指出,當外部勢力介入、獨派氣勢高張時,兩岸政治談判若要取得國內共識再上路,恐怕還是遙遙無期。(顏麟宇攝)

東吳政治系教授劉必榮(見圖)指出,當外部勢力介入、獨派氣勢高張時,兩岸政治談判若要取得國內共識再上路,恐怕還是遙遙無期。(顏麟宇攝)

馬英九基金會今(7)日舉辦馬習會5周年研討會,針對兩岸能否復談,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必榮指出,當外部勢力介入、獨派氣勢高張時,兩岸政治談判若要取得國內共識再上路,恐怕還是遙遙無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劉必榮指出,兩岸若要復談必須要有條件、意願及方法,根據談判理論,談判首先條件是要有雙方都無法容忍的僵局,例如說,中國的分裂是一個僵局,這個僵局讓兩岸都受傷,都想從僵局中走出,談判才可能發生,只要任何一方覺得眼前僵局還能接受,談判就不會發生。

劉必榮接著提到,第二個條件是雙方體認靠其一己之力無法單獨解決僵局。只要有任何一方認為自己可以單獨解決眼前僵局,就不會真正坐下來談判;第三的條件則是雙方都覺得談比不談好,而且都覺得對方是有彈性、談得通的,這樣談判才可能發生。劉解釋,所謂談比不談好,是指「談比打仗好」;對方立場有彈性的意思,則是雙方都相信對方不是來投降的,且不是對對方的要求照單全收的。

「如果時機不對,烽火外交會讓自己變成過街老鼠」

劉必榮也提到,僵局是一種權力遊戲,弱者可以用結盟或升高衝突膨脹權力,來創造僵局,然後再讓強者來談,如前總統陳水扁做過「烽火外交」試圖引爆僵局,但所有談判都要看時間點,如果時機不對,烽火外交就會讓自己變成過街老鼠。他指出,弱者把握增強權力時開啟談判叫做謀合,但在完全弱勢時去談則叫做求和,但很多弱者力量變大時,就自以為變成強者,因此就錯過機會。

雙方是否認為靠一己之力無法解決僵局?劉必榮則認為,這點比較難,因為中方很多作法和政策,例如惠台方案、M05航線,都顯示北京認為他們可以單獨解決問題,因此沒有談判的必要。

至於第三個條件,劉必榮認為,這是雙方都願意把對方當作平等的夥伴,共同參與最後解決方案的制定,但這點現在似乎也沒有成熟。所以兩岸若要復談,雙方都要負起責任,共同促成復談的條件發生。

「兩岸要談,必須『先易後難』再來一次」

劉必榮指出,如果現在兩岸要談,讓兩岸關係重開機,還是必須「先易後難」再來一次,要確定雙方傳達的善意訊息都能被準確解讀,將衝突升高的頂點轉換成降低衝突點,這樣才可能讓談判發生。

最後劉必榮坦言,兩岸復談從來不是理論的問題,也不是兩岸自己的問題,而是國際政治的問題,要講怎麼復談不見得有用,兩岸關係鑲嵌在美中關係之中,我方到底有多少話語權?但當外部勢力介入、獨派氣勢高張時,兩岸政治談判若要取得國內共識再上路,恐怕還是遙遙無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

羅立邦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