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英國都表示,樂見緬甸和平選舉,但也批評緬甸剝奪了部分少數民族的公民權,讓上百萬羅興亞人都無法投票。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也表示,雖然民調與選舉都是緬甸轉型期的一大進步,美國仍然關注緬甸國會為軍方保留的席次過多,以及少數民族被剝奪公民權等問題。
龐畢歐指出:「大選計票、以及任何申訴都應以『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
憲改天花板仍是障礙、民族衝突難治
緬甸軍政府統治近50年,在2011年開始和平讓渡政權,卻在憲法中規定國會兩院要為軍方保留1/4席位,翁山蘇姬一直希望透過修憲改掉這項規定,如今有望單靠全民盟就能達成。但ˋ根據憲法規定,需要75%以上席次同意才能修改憲法,若軍方議員不肯放手,幾乎永遠不可能
過去數年來,緬甸出現許多小黨以及以少數民族為主的政黨,外界原本預估全民盟的選票將被瓜分,僅能以較小差距險勝。不過緬甸政治分析家揚妙登(Yan Myo Thein)指出,大選結果反映的是多數人民不希望軍方繼續介入政治,而且「多數人民還是承認並支持全民盟黨魁翁山蘇姬為領導者」。
揚妙登表示,目前僅有克耶邦(Kayah)、孟邦(Mon)與撣邦(Shan)是以少數民族政黨佔優勢,其餘多數都投給了全民盟。上述幾個邦的少數民族分離主義較為盛行,多數都有著長期與軍政府打游擊戰的歷史,因此當地民眾特別不滿中央政府。
緬甸選委會10月突然宣布取消若開邦大部分地區的投票所,當地除了住有羅興亞人,還有希望爭取更多自治權的少數民族若開族(Arakanese,又稱阿拉幹人),當地武裝組織若開軍(Arakan Army)正在與緬軍開戰,衝突已導致數萬人流離失所。除了若開邦,孟邦、克欽邦等地的許多投票所都被取消,理由是衝突戰況讓投票無法進行。
相較於2015年大選,全民盟此次須克服的障礙比過去更難纏,包括經濟成長沒有起色、緊繃情勢攀升的民族衝突,最重要的還有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新華社報導,緬甸至8月中旬還只有數百例確診,但隨後病例不斷暴增,截至11月9日的累計確診案例已經接近6.2萬例,死亡人數達1437人,而在廣大的鄉間地區,新冠檢疫次數、防護設備與防疫措施都嚴重不足。
在不少小黨呼籲下,新冠疫情一度差點讓緬甸大選延後舉行,因為防疫措施已迫使所有造勢活動取消。但聲勢浩大的全民盟並不希望延後,翁山蘇姬堅稱「選舉比打擊新冠病毒更為重要」,呼籲支持者一定要出門投票。不過緬甸政府也緊急將4萬處投票所擴增至5萬處,藉此稍微拉出「社交距離」。監票組織也表示,9日投票的民眾多數都有遵守防疫守則,配帶口罩甚至面罩前往投票,各地也沒有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