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們會陷入場景A的陷阱,從自我出發,只看到自己的需求與需要,而忽略對方的感受。可是,當你能夠跳脫自我的角度看待事情,而且可以靈活變換「角色」位置,隨時切換你的角色認同(如上述的小女人與大女人),處理事情,就能夠更靈活。不但不容易被別人的情緒牽著鼻子走,還可能進一步轉換局勢,重新拿到溝通的發球權 。
有人說:「可是當下我看到對方的反應,我也覺得對方很自私、臉很臭,我也很生氣啊。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提供大家一個很好的練習:就是運用「正念」(mindfulness),好好的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吸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吸氣,吐氣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吐氣......當我們冷靜下來,就比較能夠看到自己身體的僵硬,呼吸的狀態,思想是怎麼運作的。當我們這樣「看」到時 ,就有了「選擇」的「自由」。
同時,戲劇療癒對你會更有幫助。有人也許會質疑:「戲劇不是都演假的嗎?如果還要在生活中演戲,不是更假嗎?虛偽、假裝怎麼會達到改善關係的效果呢?」
其實不然。
在真實世界裡,我們的角色、反應及與他人互動的模式,已經被成長經驗與文化慣性所限制住、固定住了。但是戲劇世界裡有無限可能。如果你平常習慣依賴別人,你可以在戲劇療癒團體中練習很獨立的角色;相反地,如果你平時是女強人,你也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練習如何撒嬌與柔軟。
以戲劇治療(Drama therapy)的理論來講,這種作法就是在拓展我們的「角色目錄」(Role Repertoire),使我們可以有更靈活的面向來應對錯縱複雜的世界。當我們的角色目錄多元化起來,角色會內化到我們的性格,陪伴著我們回到生活中,增加我們反應的靈活度,我們就可以在真實世界中的不同情境中應對自如。
所以,你可以透過結合表演藝術和戲劇治療理論的戲劇工作坊,開拓更多面向的自己,找到更適合你自己的溝通技巧。運用在愛情關係,進一步找到你在愛情雙人舞中,更甜蜜滿意的舞步。
*作者張嘉容為戲劇編導。曾任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畫總監、台灣戲曲學院表演藝術科教師、動見体劇團團長、台北市自閉兒基金會戲劇治療顧問。現任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輔仁大學心理碩士班,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複健諮商研究所」諮商心理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