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8月31日,英國黛安娜王妃在巴黎遭狗仔追逐出車禍香消玉殞,享年36。她辭世到下葬這一週期間,英國陷入愁雲慘霧,舉國哀痛程度前所未見,甚至動搖食古不化的英國王室。
車禍發生前,和王儲查爾斯(Prince Charles)離婚才滿一年的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正與交往不久的億萬富豪男友法耶德(Egyptian DodiAl-Fayed)在地中海度假,但他們天天都被狗仔跟拍,整個夏天不得安寧。
8月30日下午,黛妃和法耶德抵達巴黎,在麗池酒店(Hotel Ritz)用餐,午夜過後不久,搭乘賓士轎車(Mercedes)離開。狗仔依舊陰魂不散,賓士車被騎機車尾隨的狗仔追得急了,一路狂飆,高速急駛到艾菲爾鐵塔(EiffelTower)對街的阿爾馬橋(Alma Bridge)附近地下道時,因車速過快失控,撞上燈柱。
賓士車體嚴重扭曲,法耶德和司機當場死亡,保鏢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黛妃被從車裡拉出來,送往Pitie-Salpetriere大學醫院,但搶救2小時後,凌晨4時,仍因胸腔重傷回天乏術。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和夫婿菲立普親王(Prince Philip)、查爾斯及兩個小王子,當時正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Balmoral)度假。法國駐英國大使第一時間致電女王助理,通報黛妃死訊。
英國人一早醒來聽聞噩耗,當天的倫敦天氣不好,但在灰濛濛的天色之下,仍有好幾百名倫敦人噙著眼淚,到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和黛妃住處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前獻花致哀。當時還很年輕的工黨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也流下眼淚,向「人民的王妃」(People's Princess)致敬。
人們開始追究事故原因,媒體成了第一個箭靶。黛安娜的弟弟史賓塞(Charles Spencer)怒斥媒體雙手沾滿鮮血,英國小報尷尬至極,連忙歌功頌德,把黛妃捧上了天。「生為女爵。成為王妃。死為聖女。」(Born a Lady. Became our Princess. Died a Saint),當時的「每日鏡報」(Daily Mirror)是這麼寫的。
民眾爭相悼念黛妃,湧入暫時停放遺體的聖詹姆士宮(Saint James's Palace),但因人潮太多,要在弔唁冊簽名足足要排11小時的隊。法新社當時的報導說:「放眼望去盡是花束,相當驚人。這是名副其實的花海,綿延幾乎有1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