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知名也是規模最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正在突破市值新高。華爾街日報指出,它正以單周大漲8%、全月大漲28%的漲幅,推升其市值來到3280億美元的天文數字。
然而,這還不是比特幣最輝煌的時刻。
2017年12月17日,單顆比特幣價格接近2萬(美元,以下同),是目前歷史上最高價,但今年還剩數十天,比特幣看來大有機會再次站上此價位;因為按照目前漲幅繼續下去,只要再兩個星期,比特幣就能突破2萬。
如此劇烈的漲幅,及仍然高度受限的用途綜合在一起,讓比特幣成為近年來價格震盪最極端的金融資產,也一再引發話題。盡管這個投資標的受到越來越多投資人關注、甚至於追捧,但它也備受爭議,筆者認為,它的高價與其說來自需求推動,不如說更多是充滿想像的話題推動。
比特幣憑什麼重返高價?
受疫情影響,美國政府使出「洪荒之力」,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副作用是債務高張,因而令美元指數自年初高點大跌11%,其實從新台幣匯率如此強勢,也能突顯美元壓力沈重。盡管各國經濟多因央行救市免於風雨飄搖,但展望仍不能樂觀,避險屬性的黃金於是抬頭,熱錢也湧入比特幣,令其價格從一月初的每顆7千元,幾乎陡直爬升到現在的1萬7千元。
相較之下,其他投資標的漲幅顯得不起眼: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來上漲約31%,黃金漲了24%,而標普500只漲了不到11%,較比特幣的漲幅都遜色不少。
這麼高的價格從何而來?背後自有原因及脈絡。十月中下旬,向來視數位貨幣為強力競爭對手的國際線上支付龍頭Paypal,意外宣布將開通數位貨幣相關服務,表示旗下3億多名用戶,將可以購買及使用比特幣及其他數種數位貨幣,來支付相關商業交易;PayPal一宣布此項開放,當周比特幣漲幅就達到了12.6%,整個月漲幅更接近2成,讓比特幣價格在十月底時攀升到每顆13,230元。
看似大舉開放,但PayPal也對交易細節嚴格設限,例如數位貨幣不能在PayPal帳戶之間自由轉移,不能兌換成真實貨幣提領,用戶甚至對名下的數位貨幣沒有完全控制權。在網站數位貨幣相關使用說明中,Paypal明確表示:「所有已購買的數位貨幣,都只能在該用戶名下使用,不得提領或轉讓。」
限制重重,這到底還算不算開放?PayPal的「新政策」,因而被一些數位貨幣圈人士嚴厲抨擊,數位貨幣錢包網站的創立者Satoshi Labs就公開呼籲大眾,盡量避免使用PayPal的數位貨幣服務,它們表明,PayPal對用戶數位貨幣的種種控制,反而將會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