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於今年11月間,接連發生3起在校學生自殺案件,引起各方關注,一方面頂尖大學學生壓力議題備受到探討,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專院校輔導人力的議題開始受到討論。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數據,我國自殺人口年齡層中,15-24歲年齡層自殺人口比例是14歲以下年齡層20倍以上,換言之,高中大學階段的自殺問題比起國中小更嚴重。但在2017年調查卻發現全台大學輔導教師人力比高達85%以上不合格,不少大學甚至一人都沒聘用,而只有一成多的學校達到法定輔導人力比,當時眾多學校為了避免被教育部開罰,才紛紛開始在網路上招募輔導教師,一時成為輔導界罕見現象。
由上可知,我國大學教育一直以來並沒有將聘任輔導老師視為重要的任務,往往等到緊急事件發生,才開始殘補式地檢討缺失。政府投入最少的資源在最需要做自殺防治的地方,凸顯出這已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因此,本文將聚焦在大學輔導教師的勞動環境上討論,了解學校給予了輔導教師什麼樣的勞動環境,而大專輔導教師的階級與薪資劃分為何,最後,負面輔導生態到底會對學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一、大專院校給輔導教師怎麼樣的勞動環境?
目前大專院校專任的輔導教師薪資介於40000左右,低於國中小專任輔導教師,各項福利亦差人一等,而同樣是大學輔導教師,不同學校老師工作契約性質可能是計畫人員、約聘僱、校聘人員或臨時人力等,職務性質混亂無比,造成特休、年資、績效計算方式皆不同,並且幾乎全採一年一聘定期契約方式續約,工作穩定性沒有保障,等同雇主可任意開除而不必負擔其餘責任。例如,學校可以到年底解聘全部人員,明年重新招募輔導教師,藉此規避年資與年終。
學校輔導教師也不僅要執行學生的專業諮商工作,根據2011年一份研究調查,更有超過70%大學輔導老師要處理行政工作,其他的業務還包含家長的諮詢、參與學校的會議、教職員諮詢、班級輔導與推廣活動等。輔導教師亦時常被學校挪去進行其他非諮商輔導業務,服務廣泛之餘,調查卻發現有超過67%輔導教師沒有督導支持。
惡性的勞動循環使得專業人力流失嚴重,大學輔導教師幾乎成為高流動的專業群體,相較於專任國中小輔導教師,專職的大學輔導教師更容易離職或轉換單位,也容易形成跳板現象,意即將大學輔導工作當作一份短期服務的場域,而之後可能另有其他更好或更長期的職涯安排。也因此,相較於陪伴學生四年的班導師,大學生每一次遭遇困難走入諮輔中心都可能遇到不同的輔導老師,形成了大專輔導場域奇特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