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網球比賽,我國多名選手因天候而吃不消,連帶影響比賽成績,有人將矛頭指向前市長郝龍斌刪減預算。郝龍斌辦公室發言人游淑慧30日表示,當時規劃有頂蓋的網球中心,造價約33億元遭社會輿論與市議會都認為過高,因此最終未採納,但仍有規劃一個有頂的室內球場作為雨備,「若考量高溫酷熱會影響比賽,能和FISU事先溝通規劃,在氣候到達某一定條件,就移至室內場地。」
游淑慧也說,每一項市政規劃都有其當時原由,之後的團隊如果有不同考量,當然可以再做調整和修正,「網球中心是2015年1月開工,當時柯市府也曾將網球中心、選手村、籃球館等3場館做過再次檢視和預算刪減。」
世大運網球比賽,我國選手不少人因天候問題而傳出棄賽或身體不適,甚至選手熱衰竭抽筋,因此,沒有屋頂設計的網球賽場,成為眾矢之的,遭質疑是在折磨選手。世大運活動與場地是由郝龍斌時代規劃,有人將矛頭指向郝龍斌,將網球中心的預算刪減。
有屋頂網球場約33億 造價太高刪減預算
游淑慧表示,網球中心最早的規劃構思確實是主場館1萬席次、另外有開闔式屋頂,而根據建築相關專業人員估算,造價約需33億元(開闔式屋頂約2億元),但當時的社會輿論與市議會均認為造價太高,希望能夠節省預算,因此,在與各界溝通之下,市府做了修正,將預算大幅減少。
游淑慧還原當時的考量因素指出,網球運動的起源原本就是戶外、陽光的活動,包含世界幾大網球公開賽,以及上上屆喀山世大運、上屆光州世大運,也都是規劃露天主球場,再加上開闔式屋頂造價高達2億元,後續仍要固定編列維修操作費用與時常操作,以免機械故障。
郝辦:有室內球場備用
游淑慧說,當時考量了台灣多雨酷熱,因此在網球中心內也規劃一個4378個座位的「室內球場」作為備用球場,「一個露天、一個室內,可以讓網球中心和賽事使用靈活、效益更大。」
游淑慧認為,不只雨天,主辦單位在6月視察場地時,若考量高溫酷熱會影響比賽,應同樣也能和FISU事先溝通規劃,在氣候到達某一定條件,就移至室內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