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國際對潛艦裝備管制甚嚴,軍事專家表示,即使廠商在簽署合約後,全力動員人力與財力,去爭取「政府對政府」保證的輸出許可,失敗可能性依舊居高不下。
「沒有拿到就是沒有拿到,何況美國正值政權交替空窗期,牽一髮而動全身。」前國安人士質疑,台灣想先從船殼開始動工,萬一輸出許可最終沒有到手,細部設計圖豈不是要重畫?
這位人士曝料稱,傳出有美方A廠同意提供某項紅區裝備,卻是與軍規性能差距甚大的商規產品,即便對方開出天價我方還是得「吞下去」,且須另外再加裝防爆箱,以強化作戰時防爆減震能力。
除了海軍已承認的戰系與聲納,另據《蘋果新聞網》於11月3日刊出邵維揚專訪表示,國內廠商所研發的高效能電池,輸出動力的靜音程度還優於AIP。
業界據此推測,潛艦電瓶的輸出許可應也尚未獲得,否則邵維揚不會對外拋出此風向。
只是鋰電池技術是一個層次,潛艦使用的鋰電池技術又是另一個層次。以全球鋰電池最先進的日本為例,原計畫在建造第5艘蒼龍級潛艦時就安裝鋰電池,卻由於技術瓶頸難以突破,遲至第11艘,才成為全球首艘成功使用鋰電池的潛艦。日本無論是傳統潛艦建造技術或鋰電池技術,都獨步全球,台灣廠商是否能如邵維揚所言「一步登天」?答案已十分明顯。
軍規、商規混用?專業開工變政治開工
美方對於台灣潛艦國造亦持保守立場,主因在於技術難度太高。曾有美方大廠主管來台時不解地稱,管制裝備樣樣都要花大錢進口,台灣如何能冠以「國造」之名?他低調地暗示,使用裝備與技術來源如為「多國兵團」、「軍規與商規混用」,製造風險之高,恐怕前所未見。
潛艦國造如今順利開工,國人莫不寄予殷切期待真為「專業開工」;只是「先簽採購合約,再申請輸出許可」似成建案特色,如果條件尚不成熟,就難脫國防科技人士眼中「政治開工」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