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有四成在中國內地設廠的台灣老闆表示,他們已經或考慮把產能轉向東南亞,台灣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Giant)已確定到匈牙利設立新廠,同時藉此將產品銷售到東歐及歐洲內陸。美國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列入黑名單,也給台灣公司帶來不少麻煩,台積電(tsmc)因此損失提供15%收入的第二大客戶。台積電本月證實,已斥資35億美元(約新台幣997.5億元)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先進晶圓廠。
二、台企在中國競爭優勢消失
台灣企業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消失。在上海的台企老闆張英德(Zhang Yingde,音譯)指出,北京大力扶植「紅色供應鏈」,因此大型標案依舊傾向給予中國本地的投標人。代表寧波約300家台灣製造商的寧波台商協會會長黃聖朝說,迄今為止,沒有一家台灣公司贏過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大型合約。
但黃聖朝並沒有認為台灣公司遭到歧視,相反,他指出中國本土公司的能力近年得到大幅提升,變得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此前,台企緯創同意將其在崑山的iPhone工廠出售給中國競爭對手「立訊精密」,表明台灣公司不再認為電子組裝廠技術是必須捍衛的門檻。浙江大學政治經濟學者耿曙表示,台企在中國製造業中的獨霸地位正在削弱,未來想要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台灣公司可能需要依靠「台灣軟實力」。
三、台企在中國出現接班斷層
台企逐漸離開中國的第三個原因與世代傳承有關,在中國各地的台企老闆都有同感,公司領導階級的接班斷層問題加劇,也因此他們對於在中國進行大手筆投資已抱持謹慎態度。崑山的厚聲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掌管該公司管理層的台商已屆退休年齡,但年輕的台灣員工不願承擔在中國工廠擔任主管職的艱鉅任務。